[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半导体激光有效
申请号: | 01804240.6 | 申请日: | 200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97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裕道;折田政宽;细野秀雄;河村贤一;猿仓信彦;平野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太田裕道;折田政宽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1/363;H01S5/32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 激光 | ||
1、一种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表示仅已于透明基板上层合的能带隙附近的固有发光的n型ZnO层上,层合由SrCu2O2、CuAlO2或CuGaO2而成的p型半导体中的一种并予形成的p-n接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透明基板为单晶基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单晶基板为已平坦化成原子状的三氧化二钇部分安定化氧化锆(YSZ)(111)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于透明基板及ZnO层的间插入透明电极作为ZnO层侧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于p型半导体层上层合Ni作为p型半导体层侧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于透明基板上具有异质外延成长的铟锡氧化物(ITO)层为透明负电极层,于ITO层上具有异质外延成长的ZnO层为发光层,于ZnO层上具有以p型半导体层为正孔植入层,于p型半导体层上具有以Ni层为正电极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采用于Sr位置上已取代一价金属元素20原子%以下的SrCu2O2薄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透明基板上在基板温度200~1200℃成膜n型ZnO,再者于其上在基板温度200~800℃成膜由SrCu2O2而成的p型半导体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透明基板上在基板温度200~1200℃成膜n型ZnO,再者于其上在基板温度500~800℃成膜以由CuAlO2或CuGaO2而成的p型半导体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透明基板上在不加热基板下,成膜n型ZnO,于该ZnO膜表面上照射紫外线并进行结晶化,再者于其上在不加热基板下成膜以由SrCu2O2、CuAlO2或CuGaO2而成的p型半导体层,于该p型半导体层上照射紫外线并进行结晶化。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由光学研磨三氧化二钇部分安定化氧化锆(YSZ)单晶,加热至1000~1300℃使成原子状平坦化构造的透明基板。
12、一种半导体激光,其特征在于,表示仅已于透明基板上层合的能带隙附近的固有发光的n型ZnO层上,层合由SrCu2O2、CuAlO2或CuGaO2而成的p型半导体中的一种并予形成的p-n接合,n型ZnO层于单晶基板上经予异质外延成长的Mg取代ZnO上使异质外延成长者,具有以载体浓度较低的p型半导体为正孔植入层,于载体浓度较低的p型半导体层上具有载体浓度较高的p型半导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太田裕道;折田政宽,未经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太田裕道;折田政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42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