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质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及其后的将得自溶剂脱沥青的沥青浆液加氢处理而改质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805006.9 申请日: 2001-02-13
公开(公告)号: CN1400997A 公开(公告)日: 2003-03-05
发明(设计)人: R·小比尔登;侯治国;M·L·戈贝蒂;D·T·费鲁赫利;W·N·奥姆斯特德;R·D·迈耶斯 申请(专利权)人: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主分类号: C10G67/04 分类号: C10G67/0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郭建新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原料 通过 溶剂 沥青 其后 浆液 加氢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溶剂脱沥青然后进行加氢处理的工艺的重质原料改质方法。

发明背景

现有技术介绍了很多工业化的渣油转化方法。加氢裂化、加氢转化、延迟流化焦化和FLEXICOKING是其中的一些例子。很多的现有技术是独立地的浆液加氢处理和脱沥青方法。

例如,U.S.3,896,025介绍了石油润滑油进行加氢裂化,以改善其粘度指数,该原料可以从脱沥青的减压渣油得到。U.S.3,929,616介绍了重渣油进行溶剂精制,接着把得到的提余液进行加氢裂化,并且加氢裂化的产物馏分脱沥青。U.S.4,030,429和U.S.5,601,697介绍了溶剂脱沥青,其后进行裂化。U.S.5,024,750和U.S.4,940,529介绍了由加氢处理的重油得到的溶剂脱沥青油进行催化裂化。U.S.4,405,441介绍了加氢处理之后进行裂化和脱沥青。U.S.4,400,264介绍了裂化之后进行加氢处理和脱沥青。U.S.4,500,416介绍了含有沥青质的原料脱沥青之后沥青馏分进行加氢处理和热裂化。该加氢处理方法优选包括预处理步骤,以除去毒害催化剂的金属。脱沥青步骤是处理含有沥青质的烃混合物。加氢处理的部分其后用于生产一种或多种馏出液馏分或重馏分。

本领域需要经济地处理这种丰富的重原油和增加处理这样的原油能力的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未加氢处理的原料流改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在溶剂脱沥青条件下,所述原料流进行溶剂脱沥青,得到含有脱沥青油的第一产物物流和含有沥青产物的第二产物物流;(b)在浆液加氢处理条件下,在浆液加氢处理装置中,所述沥青产物进行浆液加氢处理,得到加氢处理产物;和(c)从加氢处理产物和未转化的沥青质残渣中分离改质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把在步骤(c)中由加氢处理产物回收的改质油与步骤(a)的脱沥青油混合,得到成品改质粗产物。

可以通过任何本领域熟练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分离步骤(c)。例如,加氢处理产物可以在步骤(a)的同一个脱沥青塔或单独的脱沥青塔中进行第二溶剂脱沥青步骤,或经过蒸馏步骤,以得到沸点低于约1025°F的液体产物以及沸点高于约1025°F的渣油。1025-°F的液体或由第二溶剂脱沥青步骤得到的脱沥青油然后可以与步骤(a)的脱沥青油混合,得到成品改质粗产物。1025+°F的产物可以与由第一SDA步骤得到的沥青馏分混合,或直接用作锅炉燃料,或作为焦化装置或部分氧化(POX)装置的原料。

在本领域,步骤(a)的沥青产物通常称为“岩沥青”。

附图简述

附图描绘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把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与要加工的原料流混合。然后,使原料流和催化剂/催化剂前体进入到溶剂脱沥青装置,并在溶剂脱沥青条件下进行处理,得到含有催化剂的沥青物流和脱沥青油。然后,该脱沥青油可以通过闪蒸步骤,以回收溶剂,该溶剂循环回到脱沥青装置。含有催化剂的沥青物流进入浆液加氢处理(SHP)装置,在SHP条件下,在该装置中处理该物流,然后,所述物流进到分离区(例如溶剂脱沥青或减压蒸馏),以回收加氢转化的产物和未转化的沥青残渣。然后,加氢转化产物可以与脱沥青油混合,得到没有沥青的改质粗产物。

发明详述

如在本文中所介绍的那样,使用一次通过的方法加工原料,从构成重原料的沥青组分的大的多环芳烃分子分解有价值的可精炼的烃类(饱和烃、环烷芳香烃、烷基芳烃等)。该方法包括溶剂脱沥青,其后是浆液加氢处理。令人惊奇的是,当使用给定原油的沥青馏分时,在加氢处理步骤要抑制焦炭前体形成,原料中所需的催化剂浓度比使用全原油原料时要少。

在一个优选的操作模式中,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与全原油或其渣油馏分混合。然后,该混合物进到溶剂脱沥青塔,在该塔中原料分离成脱沥青油和含有催化剂的沥青物流。然后,该沥青物流进到浆液加氢处理反应器。

按照本发明可以处理的原料是重原料(新鲜原油)和API比重≤10-15°且在60℃的粘度≥60厘沲的石油蒸馏渣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5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