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良柔性动簧的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02100858.2 | 申请日: | 200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6 | 分类号: | H01H50/5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磁 继电器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带良柔性动簧的电磁继电器。
(2)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工业控制的机电元件。通常它由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外壳和底座部分组成。对于体积小、灵敏度高的产品要求其动簧具有很好的柔性。
已有的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见图1)的接触系统包括静簧片11、开槽柔性动簧片12。动簧片12为平片,沿长度方向开有槽。磁路系统由U形轭铁13、线圈14、衔铁15和压簧片16组成。另设有推动块17、底座18。
另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见图2)由常闭静簧片部分28、常开静簧片部分29、动簧片部分19、轭铁20、线圈21、衔铁22、压簧片23、底座24、推动块25、动簧引出焊片26、外壳和线圈引出焊片27组成。常开静簧片部分29为L形,依靠L外形与底座24配合,高温下塑料软化,易引起簧片位置变化。衔铁22与推动块25通过衔铁22上的斜槽与推动块25上的斜面配合,零件加工较难,装配时易引起塑料件断裂。
众所周知,动簧的柔性对电磁继电器的灵敏度影响极大,然而电磁继电器的小型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越来越小的空间里,在电磁继电器技术已趋成熟的情况下,性能价格比的竞争越趋剧烈,其改进也变得越来越难。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柔性动簧、以使其加工方便、灵敏度大、性能稳定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由磁路部分、推动卡、接触部分、外壳和底座组成。接触部分设静簧部分、动簧部分,接触部分与磁路部分通过推动卡连接,动簧具有与推动卡推动方向相同的U形折弯,以提高动簧的柔性。所说的动簧U形折弯具体可设计为或类似形状。
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可设计为卧式,在底座上有一个水平方向开口的腔体,磁路部分插入底座的腔体。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体积小,灵敏度高的大、中功率小型电磁继电器的应用更加广泛与急需,然而电磁继电器是一项十分成熟的行业,动簧片的结构与性能对电磁继电器的体积与灵敏度等参数影响极大。由于本发明的动簧具有与推动卡推动方向相同的U形折弯,加长了动簧的工作长度,且采用上述各种形状的设计,因此具有比已有各种类型的动簧,例如常用的平片动簧更好的柔性,明显地提高了继电器的灵敏度,也可缩小其体积,且加工方便,降低了产品成本。另外,上静簧为L形,除利用外形与底座配合外,还利用缺口与底座的凸筋配合,固定于底座,其定位作用比仅靠外形定位好,在高温下较稳定。衔铁的凸起与推动卡斜面配合,用于两零件的相互定位,降低零件制造难度。磁路部分可以由U形轭铁、线圈、衔铁组成,也可以由铆压在一起的铁心、轭铁组件与线圈、衔铁组成。
(4)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2为另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动簧部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静簧部分结构图。
图6、7为本发明的底座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衔铁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推动卡结构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由下静簧部分1、上静簧部分2、动簧部分3、推动卡4、衔铁5、线圈6、压簧7、线圈引出线8、轭铁9、底座10和外壳等组成。下静簧部分1、上静簧部分2、动簧部分3插入底座10的槽中,形成接触部分。上静簧部分2由上静簧2.1、静触点2.2组成。动簧部分3由动簧3.1、动簧支架3.2、动触点3.3组成。动簧3.1呈与推动卡4推动方向相同的U形折弯,为或类似形状,以提高动簧的柔性。U形轭铁9(也可以是L形轭铁与铁心组合)与线圈6、衔铁5、压簧7组成磁路部分,磁路部分装入底座10的朝水平方向开口的型腔10.1。磁路部分与接触部分通过推动卡4连接。当继电器吸合时,衔铁5向轭铁9方向移动,带动推动卡4移动,使得动簧3.1转动,实现触点的切换,继电器释放过程与此相反。
如图3、4、8、9所示,推动卡4的圆柱部分4.1穿过动簧3.1的孔3.1.1,推动卡4利用斜面4.2与衔铁5的凸起5.1配合,使得推动卡能可靠定位。
如图3、5~7所示,上静簧2.1利用缺口2.1.1与底座10的凸筋10.2配合固定于底座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0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蔬菜保健咀嚼片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环保型硫璃瓦成型粉末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