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胃下垂、胃溃疡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2756.0 | 申请日: | 200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6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英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04;A61P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胃下垂 胃溃疡 中药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尤其是治疗胃下垂、胃溃疡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到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连线以下称胃下垂。常见女性,中年人为多,它的病理是,正常腹腔内脏器位置依靠横膈的位置,膈肌的活动力,腹肌张力和腹壁厚度作用及邻近器官或有关韧带的固定作用来维持,因此,正常人的胃可因人的体型分别呈正张力型、高张力型及低张力型三种,由于中年人膈肌悬吊力不足,膈、胃、肝、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驰,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驰等因素加之体型或体质因素,使胃呈极度、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胃下垂的症状是:轻者,一般无症状,明显者由于胃蠕动降低,排空减慢,常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隐隐作痛,进食后加重,消化不良,不思饮食,恶心,嗳气,大便秘结或溏薄,矢气频频,腹部有重坠感,用于托腹部则感舒适,胀痛以站立位较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劳累后加重,久病后可见心烦,失眠、焦燥、心悸、头昏眼花,血压低,站立过程或突然站立可发生昏厥等表现,此外,患者上腹部常有压痛,但不固定,可随体位改变有些患者因排空延缓而出现振水声,少数胃下垂明显者,可同时有肝、右肾、结肠下垂现象,X光、饮餐、摄片检查、B超检查均可查出,本病还可影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治疗胃下垂、骨溃疡病的药物很多,但都不能根治,有些还有副作用。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是根据祖传秘方,又结合自己多年实践,配制出了治疗胃下垂、骨溃疡病的药方,本发明是由人参3g、山楂3g、白术10g、枳壳10g、陈皮10g等药物配制而成,其药理分析为:人参:味甘微苦,湿性,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病;山楂:味酸甘、微温、无毒,入脾胃、肝,功效,消食积,散瘀血,健胃宽膈;白术:味苦甘,性温,功用,补脾、益胃燥温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利腰脐间,益津液,开胃暖胃;枳壳:味苦辛、凉、无毒、入肺、脾、胃、大肠四位,功用,破气,行痰、消积、脱肛、子宫脱垂等,健脾开胃,润五脏、下气、止呕逆;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脾肺。功用,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主治胸膈间气、开胃等。
制备方法为:第一步筛选,将以上药物筛选出上等用之:第二步配比:按一定等量份称重配比;第三步煎煮:在药锅里兑水进行煎煮;第四步过滤:将煎煮好的药液进行过滤,滤出药渣即可,同时还可制成胶囊、丸剂、粉剂等多种剂形。
病理选择:经过1995年-2001年的治疗观摩,使用此药治疗胃下垂病人240人,均根据有关标准,男100人,女140人,年龄25-80岁,平均51岁;治疗胃溃疡病人180人,男90人,女90人,年龄18-70岁,平均50岁。
疗效标准;治愈。
治疗过程:骨下垂服药3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即可痊愈,重者再服一个疗程,即可痊愈;骨溃疡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轻者痊愈,重者再服一个疗程,即可痊愈。
治疗结果:经几十年898病例,治愈率胃下垂达到100%,胃溃疡612例治愈率达到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英,未经徐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2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