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植物秸秆制备颗粒粕和颗粒饲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3417.6 | 申请日: | 2002-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36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荣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秸秆 制备 颗粒 颗粒饲料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植物秸秆制备颗粒粕和颗粒饲料的方法,以及所得颗粒粕的用途。
发明背景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致使饲料粮严重缺乏,然而为改善人类的饮食结构又需要发展畜牧业,所以必须寻求新的非粮型或少粮型饲料资源。由于秸秆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矿物质及水构成的,其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所以开发秸杆成为发展新型饲料的方向。全世界每年约有20多亿吨农作物秸杆。日本、韩国等耕地较少,饲料缺乏,需要大量进口。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杆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农作物的秸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2.2亿吨,小麦秸1.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0亿吨,另有花生和薯类藤类、甜菜叶等1.0亿吨,近年来秸杆的青贮和氨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在饲养牛和羊等草食家畜中取得了许多成果。
加工植物秸杆颗粒饲料与加工废甜莱丝颗粒饲料的工艺方法和所用的设备是不同的。传统的生产植物秸秆颗粒粕的工艺都过于简单,如:将秸杆铡粉、人工晒干、再人工送到制粒机制粒,而后靠自然降温装袋,这样生产设备效率低,产量低,成本高,也不成规模。
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如本发明人的中国专利申请号97112319.5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制作颗粒饲料的方法,其包括的工艺步骤依次为:铡段、粉碎、干燥、混料、压片、造粒和冷却。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废弃物,但是本方法仍然有不足之处是,松散的植物秸杆纤维或粉直接制粒导致其在制粒机中直接压缩至压缩比9-10倍,倍差太大,影响制粒设备的功效,会使制粒设备不能以正常负荷生产,同时如果有单机设备暂时出现问题维修时,整条生产线就得停机,耽误整个生产。由此,本发明是旨在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植物秸秆制备颗粒粕的方法,其依次包括:将植物秸秆铡粉成纤维或粉末、然后进行烘干、工艺均衡贮存、调质、预压缩、制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植物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方法,其依次包括:将植物秸秆铡粉成纤维或粉末、首先进行氨化处理、然后进行烘干、工艺均衡贮存、调质、预压缩、制粒。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所得的颗粒粕作为其它许多产品原材料的用途。
其中预压步骤是使得物料预压比是4-8倍,优选是3-7倍。因为经过侧粉的植物秸秆是很松散的,可是成品颗粒粕和颗粒饲料的压缩比接近于10倍,所以用膨松的原料直接制颗粒是不科学的,会使制粒设备不能按正常负荷生产,效率很低,浪费人力物力和电。为此,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压缩比为3-7倍的预压步骤,克服了已有工艺的不足,设备功效得以改进,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了40%。
工艺均衡贮存就是将烘干后的物料暂时贮存在生产线上的工艺贮存器中以备后续生产所需。在工艺中加均衡贮存器可调节前后设备的均衡生产,如果有单机设备暂时出现问题维修时,整条生产线不用停机。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颗粒饲料的方法,对植物秸杆首先进行氨化处理就是将尿素溶解于干秸杆纤维或粉的水悬浮液中,然后密封,发酵,接着进行烘干、工艺均衡贮存、调质、预压缩、制粒。由此制得的颗粒粕就是颗粒饲料。
通过采用预压工艺,更易制作粉剂颗粒饲料和长纤维颗粒饲料,而且在制造过程中不改变天然饲料的性质,保持原天然饲料的颜色;便于运输、储存和保管,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且易消化,能促进牲畜更好地生长。发明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将植物秸杆通过依次铡粉成纤维或粉末、进行烘干、工艺均衡贮存、调质、预压和制粒为成品颗粒粕。所得颗粒粕可以是直径φ8,φ10至φ20mm之间,也可根据需要更粗一些,直径大产量高,长40mm,成品水份控制小于14%。且最终颗粒粕的形状是方形或圆形。这种产品好保管、存放时间长、也好运输。这样制得的颗粒粕可作原料制作生冷保鲜盒,育种育苗薄膜、花盆、痰盂、手机包装盒、礼品盒、电子桌、抗潮的枕木,还可制作高中纸档密度板,制作火葬或土葬用的棺材等,所以这种颗粒粕应当具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荣,未经王昌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多用途美术广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效保健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