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插接件的锁定和松开机械有效
申请号: | 02103568.7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盖伊·L·勒图尔纽 | 申请(专利权)人: | FCI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插接 锁定 松开 机械 | ||
1.一种电气插接件装置,包含:
一壳体,其包含与多个电导线端接的第一插接件,用于和配套的第二插接件机械和电子连接;
一细长的闩元件,可移动地安装在该壳体上,可同时在第一缩回位置和第二前进位置之间纵向和横向运动,在该第一缩回位置,干扰第一和第二配套插接件的连接,在所述前进位置,确保第一和第二插接件的连接,当从第二位置返回到第一位置时,即第一和第二插接件机械和电子连接时,闩元件与第二插接件的壳体锁紧地结合;
壳体上的外致动器,有选择地使闩元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间隔分布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和一在该前、后表面之间延伸的通道具有第一和第二横向相对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侧壁;和
该闩元件可自由地容纳在该通道内,沿长度方向,该闩元件的轮廓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的轮廓相互配合,从而当闩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它靠近第二侧壁,当闩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它靠近第一侧壁。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闩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背侧面,第一侧面面对通道的第一侧壁,第二侧面面对通道的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具有突进该通道的第一凸起(prominent feature);
闩元件第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类似于该第一凸起,
当闩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凹进部分和第一凸起相互结合,
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凹进部分;
在闩元件第二侧面上具有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可滑动地与第二凹进部分结合;
当闩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凹进部分和第二凸起相互结合。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闩元件在与外致动器铰接的基端和远端所在位置的抓钩形叶片之间延伸,该叶片用于与第二插接件的壳体锁紧地结合。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所述壳体的后表面是一体的并从后表面向外突出的柄脚(tang)元件,该元件上具有一个四分之一圆形状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一个顶点、一以该顶点为圆心以一半径值所确定的弧边、第一和第二相对的长度等于半径的终止边,
外致动器包括:
在自由端和分叉的操作端之间延伸的凸轮杆,所述分叉操作端具有第一和第二间隔开的耳部;
与两个间隔开耳部为一体的并在间隔开耳部之间横向延伸的曲拐(bell crank),该曲拐延伸穿过柄脚元件上的四分之一圆形状的通孔,该曲拐在曲拐与第一和第二间隔开耳部中每一个耳部的交界处的长度类似于四分之一圆形状的通孔的半径,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一端邻近四分之一圆形状通孔的顶点,另一端邻近四分之一圆形状通孔的弧边,随着凸轮杆的运动,曲拐可在邻近第一终止边的一个位置和邻近第二终止边的一个位置之间枢转移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闩元件在铰接地安装在凸轮杆操作端上的基端和末端上的抓钩形叶片(grapnel blade)之间延伸,该叶片用于与第二插接件的壳体锁紧地结合。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杆的操作端包括一对指向相反的轴向对齐的安装销,所述销与凸轮杆是一体的;
闩元件的基端是一沟道形,具有中央弯曲部分、一对间隔分布通常平行的安装凸缘,所述凸缘从中央弯曲部分横向地延伸,在安装凸缘上具有轴向对齐的安装孔,用于自由容纳凸轮杆的安装销。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自由端和分叉的操作端之间,凸轮杆具有弧形横截面。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气插接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所述壳体是一体的并与通道大致平行的一解锁手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该解锁手柄延伸到远离前表面的一终端,其具有一个面对凸轮杆的凹口,该解锁手柄横向地设置,当曲拐邻近柄脚元件上的四分之一圆形状通孔的第二终止边时,能够可结合地接收凸轮杆的自由端,因而阻止凸轮杆进行不希望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CI公司,未经FCI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5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