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03581.4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利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2D41/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是一种具有当流入空燃比为贫状态的排气时吸收储存NOx,而当流入排气的氧浓度低时释放出所吸收储存的所述NOx的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计算积蓄在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中的NOx量的NOx量计算装置,和
当由该NOx量计算装置计算出的NOx量达到规定量时,将流入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中的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的空燃比改变到接近理论空燃比,并使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释放出NOx的第1空燃比控制装置,和
对应所述内燃机的负荷或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及旋转速度设定所述规定量的规定量设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高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基本等同于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NOx可吸收储存容量,而在所述内燃机的低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小于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NOx可吸收储存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高速·高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基本等同于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NOx可吸收储存容量,而在所述内燃机的低速·低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小于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NOx可吸收储存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所述低负荷区域,对应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模式设定所述规定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所述低速·低负荷区域,对应所述内燃机的运转模式设定所述规定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所述低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为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NOx可吸收储存容量的1/3~2/3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量设定装置,在所述内燃机的所述低速·低负荷区域,设定所述规定量为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NOx可吸收储存容量的1/3~2/3的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所述内燃机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检测传感器和检测所述内燃机负荷的负荷检测传感器;
所述NOx量计算装置,根据所述旋转速度检测传感器及所述负荷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息计算出积蓄在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中的NOx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所述内燃机从所述高负荷区域变化到所述低负荷区域时,或从所述高速·高负荷区域变化到所述低速·低负荷区域时,立即将流入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的空燃比改变为接近理论空燃比,并使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释放出NOx的第2空燃比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所述内燃机从所述高负荷区域变化到所述低负荷区域时,立即将流入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的空燃比改变为接近理论空燃比,并使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释放出NOx的第2空燃比控制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所述内燃机从所述高速·高负荷区域变化到所述低速·低负荷区域时,立即将流入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的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的空燃比改变为接近理论空燃比,并使所述NOx吸收存储还原催化剂释放出NOx的第2空燃比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能够限制流向所述内燃机气缸的吸气流量的吸气流量限制装置;
所述第1空燃比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吸气流量限制装置限制流向所述内燃机气缸的吸气流量,并把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的空燃比改变到接近理论空燃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