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魔芋飞粉中生物碱及异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3723.X | 申请日: | 200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7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钟耕;张盛林;尹礼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165 | 分类号: | A23L1/2165;A23P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农林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常风 |
地址: | 4007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魔芋 飞粉中 生物碱 异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魔芋飞粉中生物碱及异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蒟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球茎内含有丰富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及生物碱等,其应用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宋代"开元本草"中早有记载"蒟蒻根摩传痈肿毒,有效。"由此看出,我国古代对魔芋的主要应用在食用和配伍入药方面。发展魔芋的种植和深度加工对扶贫、环保、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很大意义。但由于对魔芋缺乏深度技术开发,长期停留在农业种植和加工初级产品的水平上,其更大的经济价值未能挖掘出来。对魔芋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使魔芋潜在的经济价值尽快转变为现实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深入认识到了魔芋资源的潜在价值,并且把魔芋的应用从简单的入药和食用拓展到工业生产的众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开发利用。
在魔芋加工成工业所需魔芋精粉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出几乎与精粉同量(占统粉36%-45%,其余为精粉)的飞粉(魔芋加工中研磨下的魔芋葡甘露聚糖粒子表面附着成分和魔芋表皮成分)。飞粉中含有0.25%-0.60%刺激性的生物碱和强烈异味的三甲胺,使其商品价值很低,大多被用作低价值的动物饲料,市价仅为400~600元/吨。虽然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有机溶剂浸提、酸洗来脱除其中的生物碱、消除异味,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成本很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魔芋飞粉中生物碱及异味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挤压蒸煮技术,通过对魔芋飞粉的处理,能降解其中的生物碱,并消除三甲胺带来的异味。
发明内容:
该方法依次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1、魔芋飞粉加水搅拌后,室温下静置20~30分钟,控制其水分含量为16%~20%;
2、用造粒机将上述物料做成粒度为φ(2~3)×(4~5)的颗粒;
3、将上述颗粒物用双螺杆挤压蒸煮机进行挤压蒸煮,温度为125~150℃;
4、将挤出物料切断后静置3~5分钟,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为40~60目,即为脱除生物碱及异味的魔芋飞粉。
上述方法中,φ(2~3)×(4~5)的颗粒,(2~3)表示颗粒的直径,(4~5)表示颗粒的长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处理后的魔芋飞粉,由于消除了魔芋飞粉中生物碱及异味,使魔芋飞粉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粘接、发酵、各种饲料生产等领域,商品价值大提高。同时,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魔芋飞粉500公斤,加水搅拌,室温下静置20分钟,用造粒机将所得物料做成粒度为φ2×4的颗粒,用双螺杆挤压蒸煮机进行挤压蒸煮,温度为125℃;将挤出物切断后静置3分钟,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为40目,即为脱除生物碱及异味的魔芋飞粉。
实施例2:
取魔芋飞粉1000公斤,加水搅拌,室温下静置25分钟,用造粒机将所得物料做成粒度为φ2×5的颗粒,用双螺杆挤压蒸煮机进行挤压蒸煮,温度为140℃;将挤出物切断后静置4分钟,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为50目,即为脱除生物碱及异味的魔芋飞粉。
实施例3:
取魔芋飞粉2000公斤,加水搅拌,室温下静置30分钟,用造粒机将所得物料做成粒度为φ3×4的颗粒,用双螺杆挤压蒸煮机进行挤压蒸煮,温度为150℃;将挤出物切断后静置5分钟,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为60目,即为脱除生物碱及异味的魔芋飞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农业大学,未经西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放射照相术的伽马射线源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