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和相互访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3816.3 | 申请日: | 200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2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需要;于志杰;屠焱;王陆冰;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信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家庭 网络 信息 家电 控制 相互 访问 方法 | ||
1、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每台信息家电中保存一份描述自身功能和命令的设备文件;
(2)当新设备加入到数字家庭网络中时,信息家电接收到便携控制终端或网络控制终端发送的设备文件请求命令后,将自身的设备文件发送给便携控制终端或网络控制终端;
(3)便携控制终端或网络控制终端中保存着每台信息家电的设备文件,便携控制终端或网络控制终端根据设备文件来显示系统中有哪些信息家电;
(4)便携控制终端或网络控制终端通过设备文件实现对信息家电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文件包括文件头、结构数据、字符资源和图标资源四部分;其中,文件头部分主要包含设备厂家、设备文件大小等信息;结构数据部分描述的是整个设备文件的组成结构;字符资源部分包含了在设备文件中要显示的全部字符;图标资源部分包含了设备文件中要显示的全部图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件头包括以下信息:文件规范版本;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头大小;国家代码;厂商代码;文件版本号;设备类型号;产品型号;设备图标属性;扩展资源指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结构包括根节点入口部分和各个子节点的数据;所述子节点分为子目录类型、命令类型、状态图类型和回调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目录类型的子节点,其结构包括:节点类型域、节点名称指针域、图标属性域、回码状态域、入口指针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类型包括标志命令类型、标志反显命令类型和特征值命令类型。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图类型的结构包括节点类型域、节点名称指针域、图标属性域、回码状态域、状态图入口指针域。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调类型的结构包括节点类型域:节点名称指针、图标属性、回调实体指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字符资源由字符串组成,每个字符串包括一个字数组,该数组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汉字的国标码,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为0x0000表示字符串结尾。
10、数字家庭网络中信息家电相互访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应用程序从本机保存的该信息家电的设备文件中查到对应的命令码格式和回码格式;
(2)应用程序使用UDCP中应用控制方法,用控制码格式将数据发给该信息家电;
(3)该信息家电接受命令并执行后,使用UDCP中应用控制方法,用回码格式将回码数据返回;
(4)UDCP层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接到了控制命令信宿机的响应,从报头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回码,则本机的UDCP层认为一次通讯结束,将回码交给应用程序;
(5)应用程序从UDCP返回的数据与先前发出的控制命令相较,从其设备文件判断这次设置是否成功;
(6)如果应用程序认为不成功,它可以再发起一次设置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信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信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8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