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制品用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4293.4 | 申请日: | 200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杜玉成;黄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心微珠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04 | 分类号: | C08K9/04;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制品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制品成型用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是一种塑料成型用的功能性填料,是以无机粉料为基础,以改性剂对无机粉料表面改性,使无机粉料表面具有可与塑料长链分子发生交联或缠绕的活性基团,此活性基团,一方面与填料结合,另一方面与塑料分子发生物化作用而结为一体,从而起到增强、增韧作用,属于新型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聚氯乙烯制品用无机填料(粉体)一般都存在着与有机高分子基团界面状况不同,相容性差,且有在塑料中难以分散的问题,只能作为制品的增容性材料,主要起降低聚氯乙烯制品的生产成本作用,添加量为5~8%,过多则严重影响制品的机械力学性能,为此,必须对无机粉体进行表面改性,解决无机粉体与改性剂的有关复合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的性能与特点,选取一定晶体组成的无机粉体,对无机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剂种类及用量进行选择性复配。
本发明是由轻质碳酸钙为主的,粒径小于10μm的无机粉体和改性剂组成,无机粉体的晶体结构主要为片状、针柱状、纺锤状的组合体,改性剂由分散润滑剂,偶联剂和助剂组成;改性剂通过化学反应与无机粉体表面结合,在表面上形成可与塑料长链分子紧密结合的活性基团,无机粉料的组成为轻质碳酸钙70~100%(重量),滑石粉或硅灰石为0~30%。无机粉料的粒径优选值小于6μm。分散润滑剂由硬脂酸和硬脂酸酯组成。偶联剂为硅烷类或钛酸酯类或铝酸酯类,助剂由(ACR)和(CPE)组成。改性剂的组成含量,以无机粉料为100%计,其中分散润滑剂百分比含量为0.5~2%,偶联剂百分比含量为0.2~1.0%,助剂百分比含量为1~4%。偶联剂如采用硅烷类为KH-550或KH-560,如采用钛酸酯类为TC-114或TC-F或TG-6或NDZ-311,如采用铝酸酯类为DL-411-A或DL-411-D。其制备方法有以下步骤:
(1)将配制好无机粉体置于高速捏合机中进行搅拌10~15分钟,其间加热至90~120℃;
(2)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改性剂;
(3)将配制好的改性剂加入到高速捏合机中继续加热搅拌15~20分钟;改性剂中的硅烷类偶联剂KH-550在PH=8~9条件下进行水解,KH-560在PH=4~5条件下进行水解,用HCl、NH4OH调节PH值,如用钛酸酯、铝酸酯为偶联剂采用乙醇、220号溶剂油以1∶1的比例稀释,也可直接加入,分散润滑剂和助剂可直接加入。
本发明的化学原理如下:
硅烷偶联剂化学通式为RSiX3,X为可水解的烷氧基,R为有机基团,硅烷先水解生成硅醇RSi(OH)3,其-OH的脱离使硅烷分子形成空价键,与无机粉体表面中的羟基(-OH)、游离质子经加热搅拌获取能量发生化学反应而复合;铝酸酯偶联剂,则通过Al(OH)3基团的缩合作用与无机粉体羟基化的表面形成共价键联合;钛酸酯偶联剂(ROS)-Ti-(OX-R-Y),通过和Ti相联接的偶联无机相(ROS)的脱离空价键,与无机粉体表面的-OH、游离质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而结合。而硬脂酸对轻质碳酸钙、滑石及硅灰石的分散改性则表现为:硬脂酸中的有机基RCOO-和碳酸钙中的钙离子,滑石及硅灰石中的钙、镁、铝离子形成脂肪酸盐沉淀,此沉淀物包覆于碳酸钙等表面。其反应过程表现为:脂肪酸根RCOO-离子从脂肪酸液相主体中迁移到碳酸钙粒子附近或与Ca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盐前驱体;脂肪酸根RCOO-离子和裸露在碳酸钙粒子外面的Ca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盐,同时液相主体中的难溶盐前驱体迁移到碳酸钙粒子表面;难溶盐在碳酸钙粒子表面成核并生长,把碳酸钙粒子包裹起来形成结合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
用本方法制备的PVC复合材料,填充聚乙烯型材制品中,与未改性的相同粒度级别的物料比较,补强效果提高80%、增韧效果提高60%。添加量可由原来的5~8份增加到15~20份,加工性和流动性显著提高,其它物理及机械力学性能保持不变。PVC制品的成本降低500~1000元/吨。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例1:填充PVC管材的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心微珠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空心微珠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4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热浸镀铝换热器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