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风轮机混合储能式风力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02104338.8 | 申请日: | 200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磊 |
主分类号: | F01D15/10 | 分类号: | 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轮 混合 储能式 风力发电机 | ||
1.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田装置或船舶风力发电装置等;本发明的特征是:用一个几何框架体刚性支架,安装多个风轮机及相关部件,它们分工合作以逐级压气储能和致热储能二种混合储能方式转换积储风能,然后将混合储能适量的等熵释能给一个气轮发电机转换成标准电能,共同构成一个多风轮机混合储能式风力发电机。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
a、一个中心伸高撑架的几何框架体刚性支架,它的中心伸高撑架上安装有横轴风轮机[19]、周边框架安装有多个立轴风轮机[1],这些风轮机各自连接有升速箱、气泵、管路等共同构成多风轮机装置,
b、高压储气器[9]、致热器、工质气体容器[23]、余热回收器[22]、热交换管路[7--8]、多级热储换器[18]、多级透平式气轮发电机和相关器件共同构成混合储能发电装置,
c、本机工作时各风轮机经升速箱带动气泵,它们分工合作进行逐级绝热压缩自然界空气给高压储气器[9]、将风能转换为势能储存,和联系着逐级绝热压气储能进行致热给多级热储换器[18]、将风能转换为多级热能储存,然后高压储气器[9]中的被压缩低温空气经自控电磁阀[10]节流且经多级热储换器[18]加热、等熵释能供给一个多级透平气轮发电机[12-14]转换成标准电能。
3.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其中的几何体刚性支架是俯视周边为等边3-6角形的多边框架体刚性支架、它周边框架的每个边[25]中间连接有立撑[26]、每个角部[28]经适当加强及轴系结构[29]各安装有一个立轴风力机[1],中心伸高撑架[24]的适当位置用多根斜拉撑[27]将周边框架各角部牢固的连接形成锥顶向上的棱锥框形结构整体。
4.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其中的压气储能部分是用一个与环境绝热的、适合容量、工作压力的高压钢罐储气器[9],致热器部分是采用闭路压缩工质气体的热管转换致热器、且热储换器是采用一个与环境绝热的多温水容器式多级热储换器[18]和以水储热的方式、而且多级热储换器[18]中结构有气体热管致热换热回路部件[16]和被压缩低温空气等熵释能传动发电过程进行逐级加热的换热回路部件[15]。
5.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其中的高压储气器和多级热储换器采用埋入地面或水面以下的方式。
6.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其中多级透平气轮发电机[12-14]采用三级透平,多级热储换器[18]采用三温热储换器,它们相应于逐级绝热等熵压气储能和致热储能与等熵释能时三级透平传动过程的等熵热能置换要求条件。
7.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其中多级热储换器[18]采用设有常压通气孔[17]和水温分隔为60℃--80℃--100℃的水容器式三温式热储换器。
8.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由立轴风轮机[1]经升速齿轮箱[2]连接气泵[3]逐级等压差式压缩空气、空气经滤清器[4]进入,每一级气泵的排气口与相连接的高压管路之间均加装有单向阀[6],冷却高压空气的热交换管路[7--8]与环境绝热;由横轴风轮机[19]经圆锥齿轮箱[20]导向纵轴传动连接气泵[21]经多级热储换器[18]、余热回收器[22]和工质气体容器[23]以及联系着热交换管路[7--8]构成封闭式热系回路、进行工质气体热管闭路压缩转换致热。
9.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经离合器[13]连接一台三相或单相50-60Hz的交流发电机[12]将其动能转换成稳定的标准电能直接适合用电或输电设备,交流发电机[12]输出电能的一部分提供给控制变压器将其低压输出整流后,浮充一个小型蓄电池以供给各控制电路[11]工作使用,各电路装置中的0电位均搭铁接地。
10.按权利要求1或2规定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是:用于建造风电田装置时,是以多个多风轮机装置按适当距离分布或按适当距离分布后的共同连接体,共用一个或合并多个混合储能发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磊,未经王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43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