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维修用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02104660.3 | 申请日: | 200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70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矶贝俊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杉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郑建晖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维修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柱式或具有两个以上支柱的多支柱式车辆维修用升降机的改进,更详细地说,是一种为了防止使沿着上述支柱自由升降地组装的承载滑架升降的压力缸装置中活塞杆的弯折而作了改进的车辆维修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在一种以前的车辆维修用升降机的二柱式车辆维修用升降机中,在承载滑架上安装着支承车辆的支臂,这个承载滑架能沿着直立设置的支柱朝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将车辆保持在适当的高度上。作为安装这种使承载滑架升降移动的压力缸装置的方式,如图5所示,将一端固定在承载滑架11上的钢丝绳或链条5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柱10上;由轴支承在压力缸装置的活塞杆13前端上的滑轮9保持与另一个支柱10之间的钢丝绳或链子5,以使压力缸的行程扩大,除了这种方式之外,如图6所示,也有这样一种车辆维修用升降机,即,包括:直立设置的支柱10,活塞杆13能朝上方进行伸缩动作地配置在上述支柱10的内侧的压力缸装置的压力缸部12,在由支柱10导引的状态下、沿着这支柱10能自由升降地组装的承载滑架11,和安装在这承载滑架11的下方部位上车辆支承构件的支臂11a的;由活塞杆13的前端支持承载滑架11的上方部位,由此,借助活塞杆13的伸缩动作使承载滑架11能笔直地进行升降移动。这种车辆维修用升降机,为了在车辆下部将其支撑起来,将支臂11a安装在承载滑架11的下方,使活塞杆13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上限位置的支臂11a的移动距离构成升降的最大行程长度h,到活塞杆13前端的高度构成压力缸的最大长度L。
这种升降机,由于在压力缸装置的压力缸部和活塞杆的嵌合部有稍许空隙,因而就有可能如图6中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发生以压力缸部和活塞杆的交界处为起点的弯折。关于这种弯折现象,已知的有如下所述的欧拉弯折载荷公式。
[式1]
Pk=nπ2EI/L2,
Pk:弯折载荷
n:支柱末端的条件系数
E: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
I:惯性矩
L:支柱的长度
成立条件:λ=L/K>N1/2
λ:长细比
K:断面二次半径
N:材料常数
由欧拉弯折载荷公式可得出,压力缸装置发生弯折的条件是超过长细比的界限时和超过载荷界限时。由于将其中的载荷界限定为升降机的额定载荷,因而长细比就成为主要因素。具体地说、在压力缸装置成为最长的最大升高时,长细比最大,也就容易发生弯折。
为了防止这样的弯折,存在这样一些升降机,其中一种是将压力缸部的管径加粗,增强下端的固紧力;另一种是如图7所示,将压力缸部12的上端借助夹紧件16而固定在支柱10上;还有一种是如图8所示,使压力缸12倒立,将活塞杆13做成中空状作为管状杆与给油孔相连地供给油压。
发明内容
但是,将压力缸部的管径增大的升降机会使压力缸部的成本升高、又会因位于压力缸部外侧的支柱扩大而引起成本升高、还会因油量增大而使缸体等油压驱动装置的成本升高,因此会使整体成本升高。
而如图7所示的将压力缸部的上端固定在支柱上的升降机虽有较大的防止弯折的效果,但由于在承载滑架11的后面形成了夹紧件16的通过口,使整个承载滑架11的强度不足,因而必需采取使承载滑架11的壁厚增加等加强措施,由此会使承载滑架本身的重量增加,并使油压驱动构件增大,这些因素都会使成本升高。
而如图8所示的使压力缸部12倒立的升降机,虽然压力缸装置的最大长度L缩短,因而使长细比缩小,难以发生弯折,但是,在压力缸内的密封件老化、发生漏油的场合下,必需把进行处理的管道安装在承载滑架侧的可动部上,必需设置与升降动作相对应的管道,这会使油的处理工作更加困难,造成成本升高,而且一般用于压力缸倒立的管式杆结构的市场性能较差,价格非常高,因此会使升降机整体成本增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杉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杉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4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路
- 下一篇:发动机混合燃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