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06843.7 | 申请日: | 200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塚征志;山崎菊勇;辻本勇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11/10 | 分类号: | F01P11/10;B62M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两轮车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有效的冷却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日本实开昭60-135291号)中的发动机冷却构造是,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上方配置着燃料箱,在该燃料箱的侧方设有护罩,在该护罩的上部形成朝后方渐渐下降的弯曲导风部,将行驶风导向气缸盖的上部中央。
但是,在气缸盖的一侧形成开放的火花塞孔时,存在于其前方的凸轮轴的收容部壁部挡住冷却用的行驶风,所以,冷却风不容易到达本来容易成为高温的点火火花塞周围。另外,具有该火花塞孔的构造时,即使是上述现有例的构造,冷却风也不容易到达在比较深的位置安装着的点火火花塞处。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把冷却风顺利地导向这样构造的发动机,提高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该机动两轮车中,燃料箱配置在空冷式4冲程发动机的上方,在该燃料箱的侧方配置护罩,用形成在其一部分上的导风部将行驶风导向气缸盖,将发动机冷却,其特征在于,上述气缸盖备有朝车身一侧开放的火花塞孔,气缸盖的一部分朝车身侧方伸出地立设在该火花塞孔的前方,同时,在上述护罩的下部设有导风板,在俯视时,该导风板位于上述火花塞孔的侧面、并且朝着该火花塞孔的开放部向车身内方伸出。
这时,上述导风板,其后方侧渐渐变高地倾斜,从侧面看,其后端部位于火花塞孔的上部附近。
设在护罩下部的导风板在俯视中配置在火花塞孔的侧方,所以,行驶风沿着该导风板顺利地导向火花塞孔,可将安装在火花塞孔内比较深处的容易变高温的点火火花塞周围冷却。因此,提高发动机冷却效率,提高输出功率。这时,从侧面看,当将导风板往后斜上方倾斜时,可将更多的行驶风导向后端部附近的火花塞孔。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其要部俯视图。
图3是将护罩附近放大的车身要部侧视图。
图4是表示护罩导风构造的车身要部概略俯视图。
图5是设在车身左侧的护罩的侧视图。
图6是上述左侧护罩的俯视图。
图7是导风板的侧面图(图6中A方向的视图)。
图8是导风板的底面图(图7中B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一实施例。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机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其要部俯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以机动两轮车的行驶状态为基准。
先参照这些图说明机动两轮车的概要。图中的标号1是前轮、2是左右一对前叉、3是把手、4是头管、5是车身架、6是燃料箱、7是双人乘座型车座、7a是驾驶者用的前座、7b是乘坐者用的后座、8是把手、9是油冷却器、10是护罩、11是4冲程式发动机、12是侧罩、13是后罩、14是侧支架、15是踏板座、16a是驾驶者用踏板、16b是乘坐者用踏板、17是后摆动臂、18是后轮、19是后轮悬挂用的后缓冲单元。
车身架备有主车架20、左右一对中间车架21、下车架22、左右一对底车架23、左右一对车座轨24和左右一对后车架25。主车架20从头管4沿着车身中心朝后方略直线状延伸。中间车架21从主车架20的后端部左右分别通过发动机11的后方朝下方延伸。下车架22从头管4经过4冲程式发动机的前方朝斜下方延伸。底车架23从下车架22的下端部左右通过发动机11的下方连接在中间车架21的下端部。车座轨24从左右各中间车架21的上部朝后方朝若干斜上方延伸。后车架25从大致中间车架21的下部朝后方朝斜上方地延伸并与车座轨24的后部连接。构成这些车架的部件由适当的金属制圆管或方管构成。车座7可装卸地安装在左右一对车座轨24上,用车座锁固定在车座轨24上。
由主车架20、中间车架21、下车架22和底车架23围成圈状构造,发动机11承载在该圈状构造上。图1中的标号26是排气管,27是消音器。图2中的标号28是制动踏板,29是加速踏板。
下面说明使用了护罩的发动机冷却构造。图3是将护罩附近放大的车身要部侧视图。图4是说明护罩的导风构造的车身要部概略俯视图。图5是设在车身左侧的护罩的侧视图。图6是其俯视图。图7是导风板的侧视图(图6中A方向的视图)。图8是其底面图(图7中B方向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6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度表
- 下一篇:替换模子的膝以下步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