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湿性复合纤维和吸湿性贴合型复合纤维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07359.7 申请日: 1996-01-25
公开(公告)号: CN1382848A 公开(公告)日: 2002-12-04
发明(设计)人: 松村由隆;原科祐子;樋口彻宪;笹本太 申请(专利权)人: 东丽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D01F6/92 分类号: D01F6/9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丽琴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吸湿性 复合 纤维 贴合
【说明书】:

本分案申请的原案申请号为9610437.1,其申请日为1996年1月25日,发明名称为“吸湿性共聚聚酯及用其制造的吸湿性纤维”。

本发明涉及吸湿性共聚聚酯及用其制造的纤维,详细地说,是涉及可特别适用于内衣、中衣、运动衣料等衣料用材料的纤维。

由聚酯及聚酰胺制的典型的热可塑性合成纤维,由于其机械强度、耐药性、耐热性等优良,而以衣料及产业用途为主体被广泛使用着。

但是,这些合成纤维,由于吸湿性极低,如内衣、中衣、运动衣料等,直接接触皮肤或贴近皮肤侧穿着时,由于皮肤出汗产生发闷及发粘,在舒适性上,比天然纤维差,实际情况是限制了衣料用途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如特公昭60-475号公报、实公昭60-40612号公报或特开昭60-215835号公报所述,公开了试图通过将平衡水比例(吸湿率)高的纤维与合成纤维进行混纤、合股、并丝,以作成布料,而得到吸湿舒适性的方案。通过使用这些方法,虽然确实提高了一些舒适性,但其效果可以说尚不充分,另外,在将合成纤维进行染色时,一般会产生所用的分散染料对平衡水比例高的纤维产生污染、同色性变差、强拉伸度等降低,而失去合成纤维原有的物理特性。

另外,业已知道有通过将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与聚酯纤维进行接枝聚合、进而接枝聚合后,用碱金属置换这些羧基而得到吸湿性的方法(特开昭63-85163号公报),但聚酯是难于进行接枝聚合的材料、潜在地具有染色坚牢性、耐光性、纤维物理特性及手感等容易降低的倾向,所以达不到实用化。

对于在后加工阶段给予吸湿性的方法,由于在染色时或得到的布料特性上有各种问题,所以为了在制造纤维的阶段给予吸湿性并且解决上述问题,在特开平2-99612号公报公开了,在常湿度下,将吸湿率为10%以上的吸湿性树脂作为芯部,作为鞘部用聚酯被复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可是,这个方法,有在精炼及染色等热处理时,由于芯部的吸湿性树脂易吸水而膨胀,在纤维表面产生裂纹、由于对于水的溶解性高而向外部流出的缺点。

因此,在特开平4-108113号公报中,公开了芯鞘型复合纤维,其特征是芯比率是20/80-70/30的芯鞘型复合纤维,芯部与设在复合纤维的中空部相接。但是,在该发明中,由于芯成分是未进行交联的亲水性聚合物,存在纤维物性(强拉伸特性)随时间容易变化的缺点。另外,在特开平6-13662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用热水处理芯鞘型复合纤维,作成中空纤维的方法,但由于该芯成分也是未进行交联的亲水性聚合物,也有纤维物性(强度拉伸特性)随时间容易变化的缺点。

另外,在特开昭51-136924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亲水性聚酯作为芯成分、以非亲水性聚酯作为鞘成分的芯鞘型复合短纤维。作为亲水性聚酯,是使用聚二醇共聚物或在聚二醇共聚物上配合了磺酸及酸性磷酸酯衍生物的,作为短纤维要使纤维两端面增加,提高吸水性。可是,本发明者们研究表明,虽然在该短纤维状态下,可提高吸水性,但提高吸湿性是困难的。

在特开昭53-111116号公报中,公开了以特定的聚醚酯作为芯成分的芯鞘型去电性复合纤维。可是,该纤维的效果是去电性的,由于只是将聚二醇单独共聚的聚酯作为芯成分,所以纤维物性(强拉伸度特性)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另外的不足之处是该聚醚酯的着色性过强,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特开昭52-55721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复合纤维,其鞘部是由具有纤维成形能的非亲水性聚合物、芯部是由亲水性聚合物构成,而且芯部内和/或芯部和鞘部之间,沿纤维轴有连续的空隙部。可是由于使用未交联的亲水性聚合物作为芯成分,所以与上述公报一样地存在纤维物性随时间变化的缺点。

在特开昭62-267352号公报中公开了配合50-70重量%的特定聚二醇的聚酯组合物。由此组合物构成的纤维由于纤维物性(拉伸度)低、或者耐水性及染色坚牢性差,所以难于在衣料及产业上应用。

进而,在特开平6-123012号公报中公开了芯鞘型吸湿性聚酯纤维。作为此种纤维的芯聚合物是使用亚烷基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和聚氧化乙二醇共聚而得到的聚酯中混合了嵌段聚醚酯,但是该芯鞘复合系的芯成分中的聚二醇的共聚物量少,所以难以得到充分的吸湿性。

在特开昭53-99296公报、特开昭58-138753号公报及特开平6-136107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的聚醚酯。可是这些共聚聚合物的吸湿性低,或由于使用这些聚合物作成的纤维其经时的物性变化,如拉伸度易于下降,所以纺织、编织时易于发生问题,达不到实用化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