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02107686.3 | 申请日: | 200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杰哈德·罗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职业许可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25/00;G08B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赓宣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警 系统 | ||
1.一种火警系统,包含
控制中心;
与控制中心相连的有线通信路径(17);
中继装置(10、20、20a),与通信路径(17)相连并具有接收机(15)和信号测定电路(13);
第一组分散警报盒,它们以有线方式与通信路径(17)相连;
第二组分散警报盒(1、1A、1B、1C),它们适于通过无线信道与中继装置(10、20、20a)的接收机(15)耦合,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警报盒在有火情时产生警报信号,它经由通信路径(17)以预先确定的通信方式传送到控制中心;
一组单独的不同的耦合模块(14、21、22、30),它们可拆卸地放置在中继装置(10、20、20a)中并适于通过适当的连接部件连接到信号测定电路(13)和通信路径(17),这些耦合模块是为不同的通信方式设计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模块(14、21、22、30)适于连接到信号测定装置(13),并在需要时连接到供电单元(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模块(14、21、22、30)适于机械地和可拆卸地连接到信号测定电路(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路径是直流线或总线,而耦合模块是把按钮式火警盒连接到直流警报线或火警总线的通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模块(14)有一个串联连接器,它含有电阻器(R1)和开关(K1),并且连接在线路导体之间,其中耦合模块这样设计使得信号测定电路(13)产生警报信号时开关(K1)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耦块(14)在其中放置了另一个串联连接器,该串联连接器含有电阻器(R2)和开关(K2),被安排在直流线导体的路径内,而且当它收到来自信号测定电路(13)的故障信号时开关(K2)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个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路径是数据总线(17),而耦合模块(21)把从测定电路(13)接收的信号按数据总线(17)通信方式转换成各数字数据字。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耦合模块含有两级(22、30),其第一级与测定电路(13)相连并具有一系列常开开关(K1A至K1C),每个开关与分散的第二组警报盒(1A至1C)的一个相连,其第二级(30)与设计成通信总线的通信路径相连,而且在一个开关(K1A至K1C)闭合时它在通信路径上产生一个数字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火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22)有一常闭开关(K5),它也与第二级(30)相连,当第二组警报盒(1A至1C)之一向中继装置(20a)提供故障信号时该常闭开关(K5)打开,于是第二级(30)产生一个数字故障信号。
10.一种火警系统,包含:
控制中心;
与控制中心的第一连接器相连的第一有线通信路径(17);
与控制中心的第二连接器相连的第二有线通信路径;
中继装置(10、20、20a),与第二通信路径(17)相连并有接收机(15)和信号测定电路(13);
第一组分散警报盒,它们以有线方式与第一通信路径(17)相连;
第二组分散警报盒(1、1A、1B、1C),它们适于通过无线信道与中继装置(10、20、20a)的接收机(15)耦合,其中的第一组和第二组警报盒在有火情时产生警报信号,它经由第一和第二通信路径(17)以预先确定的通信方式传送到控制中心,
耦合模块(14、21、22、30),它可拆卸地放置在中继装置(10、20、20a)中并适于通过适当的连接部件连接到信号测定电路(13)和第二通信路径(17),该耦合模块是为第二通信路径的通讯信方式设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职业许可两合公司,未经职业许可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6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压缩域信号反向兼容多数据流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多口存储单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