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阴极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02108547.1 | 申请日: | 200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8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博文;山崎治夫;寺田年宏;木原慎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04 | 分类号: | H01J61/04;H01J61/02;H01J1/3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荧光灯 | ||
1.一种冷阴极荧光灯,在密封且内表面涂布有荧光体(3)的发光管(1)的端部设有筒状电极(4),通过放电在所述发光管(1)的内部产生的紫外线激励荧光体(3)而获得可见光,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发光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筒状电极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d),使所述放电以筒状电极(4)的内表面为主体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管的内径D1在1~6mm的范围内,所述筒状电极的外径D2在D1-0.4(mm)≤D2<D1的范围内,并且最大灯电流大于5m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管的内表面与所述筒状电极的外表面的距离d在0<d≤0.2mm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以不同材料形成所述筒状电极(4)的内表面(4b)与外表面(4a),使得形成所述外表面的材料的功函数大于形成所述内表面的材料的功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电极(4)的内部设置电子发射物质(7),所述电子发射物质(7)包含功函数小于形成所述筒状电极的内表面的材料的功函数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阴极荧光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电极(4)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发光管(1)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凸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85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扣
- 下一篇:静电微型继电器、无线电器件和测量器件及触点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