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力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02109010.6 | 申请日: | 2002-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姚传志;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传志 |
主分类号: | F16H1/24 | 分类号: | F16H1/24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02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特别是一种无侧隙、全齿面啮合的强力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设计正在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缩小传动装置尺寸、减轻重量、提高承载能力、提高效率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意义。由于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等优点,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在齿轮传动中占主导地位。但这种齿轮受其自身固有的缺点的限制,姑载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制的。科技人员在继续改善渐开线齿轮传动啮合性能的同时,不断寻求新型的齿轮传动,如行星和差动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等,其中圆弧齿轮按接触强度确定的承载能力一般比渐开线齿轮高1-1.5倍。自从谐波减速器问世以来,就以其体积小、速比大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军工、航空及机器人制造业。但它的致命弱点就在于其关键件—柔轮是靠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的,这就注定它:一、仅限于间歇运动,不能用于连续运转;二、因牙底板必须极薄才能实现弹性变形,齿容易折断,故承载能力低,不能进行高强度大功率的传动。它和其它减速器一样,都不可能实现啮合的面接触和无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力减速器,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既保留了谐波减速器的体积小、速比大的优点,又实现了全齿面接触和无噪音啮合,从而达到连续运转、显著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上、下箱体和组装其内的输入轴、输出轴及其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由呈对称结构排列的双面波的波发生器、两个带有活齿的槽轮、两个平面齿轮构成,波发生器固装在输入轴的轴头,一个槽轮通过轴承组装在输入轴的轴颈上,另一个槽轮固装在输出轴的轴端,两个槽轮分别固定在同步滑套上,并使槽轮中各滑槽内的活齿滚轮端,分别与波发生器的波形面相接触,活齿齿端分别与固定在箱体两侧的平面齿轮齿面相啮合。
上述平面齿轮上的齿呈放射状分布,其上的齿根圆与齿顶圆位于同一圆心。
由于本发明传动装置槽轮中的活齿通过呈对称结构排列的双面波的波发生器,与平面齿轮从逐渐啮合到逐渐脱开,周而复始,带动输出轴9实现连续运转,其中槽轮和活齿相当于谐波减速器的柔轮,所以既能保留其体积小、速比大的优点,又能有效地克服其存在的缺点。另外,平面齿轮的齿廓与活齿的齿廓均为直线形,其齿面在运行中始终保持平行,故一定能实现齿啮合时全齿面接触和无噪音,达到连续运转、显著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面齿轮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槽轮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波发生器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活齿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传志,未经姚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9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