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音频信号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0382.8 | 申请日: | 200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会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会山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N5/14;H04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59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信号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音频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视音频信号经同轴电缆长距离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电视监控技术、视频传输技术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现今长距离视频传输主要依靠光纤传输及双绞线数字传输二种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质量高、信号稳定可靠的效果,但造价昂贵,不适宜在我国普及使用。为适应这种状况,目前国内外也研制出了多种视音频直接放大器,这些产品都是将视频信号直接放大,在视频信号直接传输时因高低频成分损失不平衡,高频损失严重,若加入多级放大器,各级放大器本身也将产生较大的放大噪声,使得终端信号信噪比等技术参数下降严重,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能传输几百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75Ω同轴电缆长距离传输的视音频信号传输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视音频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首先将视音频信号混合放大,然后进入频率变换电路,进行频率变换,选择合适的高频载波频率将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经信号处理电路及功率放大电路后,输出高频载波信号;高频载波信号经75Ω同轴电缆长距离传输;经电缆传输过来的高频载波信号进入整形电路、滤波电路及频率反变换电路,然后进入视音频分离放大电路,分别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后,由于采用频率变换技术,选择合适的高频载波频率,将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经过系列信号处理电路将信号输出,经75Ω同轴电缆传输,在终端解调出视、音频信号。本发明采用的是一种全新模式的频率变换技术,将传输中的视频信号的高频损失转变成载波高频损失,不会影响视音频信号传输质量;优选高频载波的传输频率,进一步减小了电路传输过程中的高频干扰和辐射损失,有效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减小信号衰减;同时可利用功率放大器有效提高传输功率,增加信号传输距离,传输距离可达2000米以上,中间无中继。该方法具有传输距离长、信号质量好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电视监控、通信等领域,应用面广、实用价值高,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视、音频信号源经视音频信号混合放大,进入频率变换电路,该频率变换电路产生的高频载波频率主要由一个高频振荡电路决定,高频振荡用来产生高频载波频率,并通过频率变换环节将视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然后将携带视音频信号的高频调制波进行宽频带、高平坦度、高增益等信号处理后,进入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放大输出至75Ω同轴电缆,进行长距离传输,传输距离可达2000米。经电缆传输过来的高频载波信号首先进入整形电路进行整形处理后,再进入带通滤波电路,对其它杂波进行滤除。这部分电路的特点:增益65dB,通频带为8MHz,通频带内特性平坦,通频带外迅速衰减,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优选噪声系数尽可能小的元器件组成该电路,幅度稳定采用了AGC控制电路来实现,从而解决了该部分产生的电路噪声和稳定性等重要问题。经上述电路处理后的信号经高频放大后进入频率反变换电路,恢复视音频信号,进入视音频分离放大电路,分别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上述频率反变换电路采用了锁相环技术,从而有效的保证了信号质量,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
本发明的技术指标如下:视频输入阻抗75Ω,视频输入幅度1Vpp,电缆型号SYV-75-7同轴电缆,视频输出阻抗1Vpp,传输距离2000m以上,标准接口BNC,微分相位≤12°,微分增益≤10%,视频信噪比≥50dB,增益调节范围0--25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会山,未经于会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0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