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无效
申请号: | 02110801.3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黎绍北;张存达;莫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C08K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0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活性 专用 碳酸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涉及一种碳酸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碳酸钙制备方法有多种,是由氧化碳水解后制得氢氧化钙,再由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但工艺路线不同,结晶结构不同、粒径不同、产品的性能与用途也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制法及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其特征在于:碳酸钙为立方体颗粒形乳,粒径60~90nm,具有触变特性。
一种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由多项步骤完成,第一步,二氧化碳(CO2)与氢氧化钙(Ca(OH)2)进行合成反应,温度在28℃±1℃;第二步,投入晶体成长抑制剂,浆料达到PH6.7~7.0时开始加热陈化,低速率碳化;第三步,碳化后的碳酸钙浆料加入CO2高速搅拌,在85℃左右保持一定时间;第四步,加入合成好的表面活性剂;第五步,脱水、干燥;第六步,在粉碎过程中再次掺入一定量的表面处理剂、混合均化后筛粉包装。
其中,合成好的表面活性剂是先在釜内注入清水,水量与活性物料的比例为25∶1,活性物料为200#硬脂酸和硬脂酸钠,硬脂酸的用量是为浆料中碳酸钙总量的1~3%。硬脂酸与硬脂酸钠的比例为1∶0.3~2,反应时水温90℃±1℃,依次投入硬脂酸钠与硬脂酸,并加以搅拌。
所述晶体成长抑制剂为蔗糖或其他适合的晶体生长调节剂。
本发明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可广泛用于多种塑溶胶。
本发明产品粒径分布均匀,颗粒形貌立方体,具有触变特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为立方体颗粒形乳,粒径60~90nm,具有触变特性。如图本发明工艺流程图所示,其制备方法分多步骤进行:
首先进行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石灰,其活性度大于300ml/4HCl,用50℃±1℃热水,水与石灰(CaCO3)按10∶1的比例在消化池内消解成石灰乳液,石灰乳液经三级200目筛网过滤、旋液分离器、一级325目筛目过滤流入调和槽,在调和槽内配制到Ca(OH)2浓度8~11%,冷却备用。
将制备后的石灰乳液经计量槽计量后流入碳化釜开始搅拌,并开始冷却或加热控制在28℃±1℃时取样滴定其Ca(OH)2浓度,测定CO2浓度。
纳米级活性专用碳酸钙制备方法:第一步,CO2与Ca(OH)2进行合成反应,温度28℃±1℃,根据CO2与Ca(OH)2浓度和3.46×10-3mol/1.min碳化速率,确定CO2的流量,碳化反应60分钟;第二步,投入晶体成长抑制剂AR级蔗糖,投入量按Ca(OH)2所测定的浓度与CO2完全反应所制取的CaCO3重量的1~3%,低速率连续碳化15分钟,然后关闭CO2气阀,当浆料反应至PH6.7~7.0时,整个碳化反应过程中,浆料温度始终控制在28℃±1℃之间;第三步,碳化后的浆料流入包覆釜,包覆釜采用蒸汽隔套加热,高速搅拌,并在加热过程中注入CO2,注入量为碳化时的五分之一,加热至85℃,保持2小时;第四步,注入合成好的表面活性剂,浆料继续保持温度和搅拌2小时,然后排入均化槽进行浆料的均化;第五步,均化后采用厢式压滤机脱水至滤饼固含量65~60%进烘箱静态干燥,干燥温度105℃以下,干燥至含水率1%以下,出箱粉碎,粉碎设备为气流蜗旋磨;第六步,在粉碎过程中按粉末重量的0.1~1%喷入表面处理剂稀化的硅脂295-3,然后进入15M3均化机,均化20分钟排出,经旋叶筛粉机筛粉包装、检测、混合均化后筛粉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0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