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超薄切片在云母表面的贴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11079.4 申请日: 2002-03-19
公开(公告)号: CN1370985A 公开(公告)日: 2002-09-25
发明(设计)人: 李鑫辉;季彤;胡钧;胡晓芳;张晓东;孙洁林;张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1/06 分类号: G01N1/06;G01N1/28;G01N13/16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毛翠莹
地址: 20003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原子 显微镜 观察 超薄 切片 云母 表面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超薄切片的贴附方法,特别涉及的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超薄切片在云母表面的贴附方法,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薄切片法是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的生物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大体的步骤包括:(1)生物样品的固定,通常用的是戊二醛和四氧化锇双固定法;(2)脱水,用乙醇或者丙酮梯度脱水;(3)包埋,用国产的环氧树脂618或者进口的Epon812先渗透后包埋;(4)切片,使用超薄切片机切片,选择银白色或铅白色的片子,铜网捞取晾干;(5)染色,通常用铅铀双染色;(6)透射电镜观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的发明,就有人尝试用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生物组织样品。为了充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辨率高的优势,需要暴露细胞内部的结构,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切片的方法。常规的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表面起伏很大,粗糙度太高,不适合用AFM观察。最终大家都把目光瞄向了超薄切片法,因为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切片不仅足够的薄,而且表面非常平整,并且又具有合适的粗糙度和摩擦力,正好适合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需要。较早的文献见之于Amako K.,TakadeA.,Umeda A.et al.J Electron Microsc.1993 Vol.42,121-123、Ushiki T.,Shigeno M.& Abe K.Arch.Histol.Cytol.1994,57,427-432.这些文章中只是简单地提到超薄切片用云母收集,并未提及详细的方法和步骤。他们得到的图像分辨率都不高,尤其是用玻璃刀切的片子,用AFM观察很难分辨出细胞的轮廓。在随后的工作中,人们想方设法在提高分辨率上大做文章,如文献Osada T.,Arakawa H.,IchikawaM.et al. J.of Microsc.1998,189.43-49提到使用一种电子蚀刻的方法来达到了亚细胞的分辨水平。这种方法先用覆有formvar膜的捞取超薄切片,染色干燥后在电镜下观察,加速电压为80Kv。在观察的同时,由于高速电子对切片的轰击作用,原来充满树脂的组织空隙进一步被暴露,造成了表面浮雕的效果,于是在AFM下观察可以达到亚细胞水平的分辨率,可以观察到细胞内部的结构。但这些方法在取得突破的同时,本身也存在着缺陷:(1)Amako等人只是说明AFM可以观察用钻石刀切得的表面平坦光滑的超薄切片,但只能看清霍乱弧菌的轮廓和形状,无法观察到细菌内部的结构。(2)Ushiki等人使用AFM来观察去包埋剂的生物组织切片,他们解释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树脂包埋的切片难以给出有效的生物信息。但是去包埋剂的过程会破坏样品原本的细微结构,尤其对于一些软样品,如培养细胞。(3)Osada等人使用的电子束刻蚀的方法确实有效的提高了分辨率,但是切片在电子流中暴露的时间过长或者加速电压过高,都会导致样品变形,细微结构遭到破坏。而且在准备AFM观察的样品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电镜样品制备以及观察的程序,不仅步骤繁琐,成本也大。

总的说来,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FM观察生物组织超薄切片的分辨率,但是都存在一些不足,诸如容易造成样品损伤变形,步骤繁琐,成本高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的超薄切片在云母表面的贴附方法,样品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不破坏样品的细微结构,所得的图像具有亚细胞的分辨水平,更具有实用价值。

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改进的常规超薄切片技术,将培养细胞或病理组织超薄切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表面。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一般电镜超薄切片法制备包埋块,包埋液可用国产的环氧树脂618

或者进口的Epon812,但样品固定时无需锇酸,也无需块染,因重

金属无助于提高分辨率,且锇酸昂贵。

(2)超薄切片机切片,用新制备的玻璃刀,半薄切片定位后,选取感兴

   趣部位进行超薄切片,飘浮液为超纯水,选择银白色或铅白色的片

   子,用铂金环捞取,事先准备新剖裂的云母薄片,大小约1.5cm见

   方,吸取约15μl超纯水滴于云母表面,将铂金环轻轻浸在水滴中,

   从侧面移走铂金环,切片就飘浮在水面上。

(3)调烘片机温度在40-65℃之间,将云母置于烘片机上,缓慢烘干5-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1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