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输入端的低窜扰平顶型波分复用器件无效
申请号: | 02112054.4 | 申请日: | 200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何赛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G02B6/24;H04B10/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输入 窜扰 平顶 型波分复用 器件 | ||
1.优化输入端的低窜扰平顶型波分复用器件,它包括输入波导(1),自由扩散区(2),刻蚀凹面光栅(3),输出波导阵列(4),其特征在于:在输入波导(1)的末端接有带有预展宽输入的曲线型多模干涉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优化输入端的低窜扰平顶型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预展宽区域尺寸的确定:
预展宽的最终目的是要出现高阶模次,改变模场分布,因此,通过BPM模拟分析这一过程里的模场分布,找到使得展宽模场边缘下降最陡的结构参数,
在任一截面上预展宽区域的宽度可以表示为:
则可以表示预展宽区域的设计长度为:
从上面的分析看出,预展宽区域的三个参数d1,d2,L1中,长度L1是初始端宽度d1和末端的宽度d2的函数,因此,只需要确定预展宽区域的宽度d1和d2,先固定初始宽度为d1,找出合适的末端宽度d2,依据计算光谱和插入损耗的方法,分别找出不同宽度下面d2和品质因数、插入损耗的关系,作出曲线,随着d2的增大,品质因数和插入损耗都会随之增大,目的是要得到品质因数尽量大,而插入损耗相对小的设计结构,所以根据实际带宽需要,综合两者选出最为合适的d2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输入端的低窜扰平顶型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曲线型多模干涉区为抛物线型干涉区,其结构设计:
初始宽度d3的优化其主要衡量指标是平坦化频谱的品质因数,其大小为1dB带宽与33dB带宽的比值,在给定的预展宽宽度d2下,改变初始干涉区宽度d3,做出d3随品质因数的变化关系曲线,则相应能找到一个最优的初始宽度d3,此时品质因数具有最大值,此时对应的d3大小为设计最佳值;
抛物线线形和干涉区长度L2的优化调节能有效地消除带通纹波,在上述干涉区初始宽度d3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抛物线必然经过其边缘点,同时其对称轴必然为器件中心对称轴,因此,决定抛物线线形的三个参数只剩下了一个,通过改变该参数,能得到相对最小的带通纹波,另外在干涉区成像点附近进一步优化长度L2,同样能找到更加好的干涉区长度L2,使得带通纹波最小,1dB带宽最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0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