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抗菌除味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2295.4 | 申请日: | 200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良;上海意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3/04 | 分类号: | C09C3/04;A01N59/00;A01N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 复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涂料、塑料和纺织物的添加剂,特别是一种纳米级的具有抗菌除味功能的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应用于涂料、塑料和纺织领域的纳米级粉体材料已有广泛报导,如抗菌粉体、抗静电粉体、抗紫外粉体和负离子粉体等,在其制备过程中,无论采用化学方法或者物理方法,均首先制备单一材质的纳米材料,再经过特殊的改性处理,然后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应用,其不足的方面是,功能单一,成本高,即便是复合型的纳米材料,也是先制备单一材质的纳米材料,然后再混合而成,其中的抗菌粉体大部分是有机化学品,其余是银、铜离子系列的抗菌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技术中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应用的纳米材料功能单一,首先需要制备单一材质的纳米材料,成本高,分散性差,团聚现象严重,并且其中的抗菌粉体大部分是有机化学品,使用过程中,会带来毒副作用。本发明为解决已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纳米级抗菌除味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所述的这种纳米级抗菌除味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物料混合和超细加工的步骤,其中,首先进行物料混合的步骤,其次进行超细加工的步骤,具体地,所述的物料混合的步骤包括将物料按配比计量、混合和改性处理的步骤,其中所采用的优选物料为微米级的无机氧化物和天然矿石粉;所述的超细加工的步骤按顺序为:制备水性混悬液、一级搅拌磨、二级搅拌磨、分离干燥、分级解聚、检测、获得超细粉体,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制备水性混悬液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在所述的分级解聚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分散剂,并且经过分级解聚的材料还可以回到所述的二级搅拌磨进行再次处理。
本发明对照已有技术,由于采用了先复合再粉碎的工艺步骤,使得超细粉体的组分复合均匀,可以相互渗透、叠嵌,分散性好,防团聚的效果更好,有利与添加剂和应用基料的复合相容,同时,多种物料的粉碎可以集中在一个步骤中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于塑料薄膜(PE流延膜)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纳米级抗菌除味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物料混合和超细加工的步骤,其中,首先进行物料混合的步骤,其次进行超细加工的步骤,具体地,所述的物料混合的步骤包括将物料按配比计量、混合和改性处理的步骤,其中所采用的优选物料为微米级的无机氧化物和天然矿石粉;所述的超细加工的步骤按顺序为:制备水性混悬液、一级搅拌磨、二级搅拌磨、分离干燥、分级解聚、检测、获得超细粉体,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制备水性混悬液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在所述的分级解聚的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分散剂,并且经过分级解聚的材料还可以回到所述的二级搅拌磨进行再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良;上海意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杨学良;上海意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