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铺设地下螺旋护线管的端部定位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12667.4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三男 |
主分类号: | H02G9/00 | 分类号: | H02G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设 地下 螺旋 线管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电缆、光缆等电力或通信线路护线管道的施工铺设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铺设螺旋型护线管时的两端定位方法以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型护线管是地下电缆和光缆的一种新型外层保护结构,它与目前使用的其它护线管相比(如复合管、玻璃钢管、水泥管、钢管、PVC管和螺旋护线管等),具有轻质高强,摩擦系数小,单管长度长,接口少,柔曲性和散热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颇具潜力的新一代地下护线管。
螺旋型护线管一般采用PE高压聚乙烯通过模具一次性连续挤出成型,管壁的几何特征为螺旋波纹状构造,单管长度可做到80M以上。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制造螺旋管时必需将其盘绕成环状,施工埋设中再将其打开铺设在预先挖掘的地沟中。但盘绕的螺旋护线管由于长期承受弯曲变形,一旦打开不容易快速恢复到原来的直通状态,尤其是两端管体很难定位和固定,这给铺设施工带来不便,也容易引起铺设质量问题。目前在施工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使用一种带定位槽的水泥预制固定架结构,在螺旋管放入地沟后,从上方对管体卡压式定位。实践中这种定位方式对管体中间各段效果较好,而对两端(或头部1.5~2米以内)的管体往往不起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当管体端部弯曲时采用外部定位方式将其校直后,由于回弹作用很难保持平直状态,因此上翘时将固定架抬起,施工人员只好用脚踩或用手揿,以帮助校直定位,然后灌注水泥进行固定。如果管端下翘时则更难处理。
为此,本发明从改进定位方法和装置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单巧妙,效果突出的解决方案,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端部定位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铺设地下螺旋护线管的端部定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在开挖的地沟中并列铺设各路螺旋护线管后,利用一种与螺旋护线管内径相匹配的定位芯棒,通过插入螺旋护线管端部内腔的方式,先对该层中并列铺设的各路螺旋护线管端部进行校直定位;
(2)、然后再用外缘固定架,从外缘方向对该层中的各路螺旋护线管进行平行定位;
(3)、对上述被定位的螺旋护线管端部以及固定架进行整体固定;
(4)、在整体固定后,将定位芯棒从各路螺旋护线管端部拔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本方案的主题是“端部定位方法”,该主题主要是解决螺旋型护线管在施工铺设过程中遇到的两端局部定位难的问题,而螺旋护线管的中间段由于定位比较容易往往不适用这种方法。
2、电缆护线管的铺设往往是多路护线管埋设在同一个地沟中,而一个地沟中的多路护线管通常是上下分层埋设,每层中各路护线管一般要求并列平行布置,因此同层中的各路护线管就存在定位问题。
3、上述第一步其实质是利用芯棒塞入螺旋护线管进行内定位,第二步是利用固定架上的定位槽进行外定位。
4、上述第三步中所述“整体固定”一般可以先用水泥进行固定,然后再填土固定,也可以先用砖石块顶压固定,然后再填土固定。这里所述整体固定是一种总称,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施工铺设的规定来处理。
5、上述第四步中要将定位芯棒拔出,而固定架随螺旋护线管埋没在地沟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步中采用定位芯棒进行内定位的长度大于第二步中采用固定架进行外定位的长度,即内定位在管体方向长,外定位在管体方向短。这样将内、外定位与长、短配合相结构的方案,不论从定位效果和节省固定架的角度看都是最佳的。这里所说的“节省固定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定位短了因此固定架的长度不需做得很长,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另一种是一旦固定架长度确定后,可以尽量少的使用固定架,这样随铺设埋入地下的固定架数量减少,同样达到节省固定架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端部内径定位芯棒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铺设地下螺旋护线管的端部内径定位芯棒,该定位芯棒由与螺旋护线管内径相匹配的柱体结构构成。
为了使内径定位芯棒的使用更加方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柱体的头部可以设有锥形引导结构,柱体的外缘上可以相隔设有凹槽,凹槽沿轴向延伸,柱体的尾部可以设有手柄结构。凹槽的作用是为了减少使用时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三男,未经徐三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联电磁泵
- 下一篇:大孔硅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