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商品三位一体唯一代码保障技术无效
申请号: | 02112827.8 | 申请日: | 200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章映东;章映辉;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映东 |
主分类号: | G06F17/60 | 分类号: | G06F1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商品 三位一体 唯一 代码 保障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商品流通过程追踪保障技术——环保型商品三位一体唯一代码保障技术。协同保障商品流通中免遭假冒,及时发现侵权的假劣商品苗头。
现有的类似技术多集中在商品标识和商品防伪方面,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4种:
1.标签技术,用特有技术方式制作标签标识的方法。
2.装置技术,是用特有的一次性启封装置结构件加以固封化的方
式。
3.纸纹技术,以纸张固有的纤维纹路特征来对印刷品的用纸进行识
别。
4.编码技术,用电子识别编码进行标识验证的技术。
上述的各方法都能实现商品的特性化标识,且在技术实施上也有相应很高的处理手段。第1种方法中一般易识别的标签、也易被复制,较难被破解的标签、常人又难分辨真假;第2种方法为不断更新技术的防伪代价高,存在被破解与复制假冒的隐患;事实上用前两2种方法标识商品的高新技术防伪手段时常被假冒。第3种方法标识基本无法破解假冒、但一般人又无法分辨其真伪;后1种方法的标识技术也是要依附电子识别才可分辨真伪。综合上述4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前两种方法的防伪效果不佳,后两种方法是具有一定发展性的防伪技术;但它们在技术上存在着共同缺陷,不能被普通百姓随时方便识别商品真伪,不易分辨、也就埋下了真假商品混杂的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三位一体唯一代码保障的方法,不仅实现商品唯一个性化特征的标识、也保障商品在产、销、用流通中三位一体立体化协同方便识别,并能及时发现假冒商品的苗头,保护共同的合法权益。从技术上遏制了造假商品的混入,制约了造假者的混市空间,真正达到保障商品防伪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了一直为没有长期有效商品防伪打假措施的困惑,商品的唯一性代码特征,授权认证,排他性的识别技术,协同跟踪防伪所达成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流通过程监控的运用;这在上述现行的方法中无法得到全面的体现,也正是本发明技术能实现商品唯一个体化过程识别防伪的特色所在。
本发明技术的解决方法:
将商品的标识特征,反映出个性化、唯一性的特质,以过程监控认证技术遏制破解复制商品代码造假的特点,从而达到商品在产、销、用流通中有效协同、主动防伪的目的;本发明正是提出用这样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多学科技术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对合法授权商品的全程防伪识别认证,保护消费者权益。
商品三位一体唯一代码保障技术主要由唯一代码、认证授权和识别防伪三个基本处理过程组成:
一、唯一代码处理过程,对商品的特征和个性代码进行联合刻画与
描述,为商品赋予合法的唯一性标识;
二、认证授权处理过程,对产品的生产信息和个性化标识代码进行
释放,激活认证与防伪报警的表征;
三、识别防伪处理过程,通过协同的三位一体化商品合法性流通过
程识别认证的结果,解析并给予共同联动防伪的准则。
最后,在立体化的互动实时防伪作用下,全方位掌握假冒伪劣商品的苗头与动向。
商品三位一体唯一代码保障技术系统,分四个部分既代码标识部分将商品特征与个性代码协同唯一合法标识,主要有表征器1与代码器2;防伪授权部分将商品唯一代码表征释放,主要有资源器3、激活器4与防伪器5;销售防伪部分对商品的合法性验证,主要有标识认证器6与举报器7;消费识别部分则实施商品流通终结的防伪识别,主要有鉴别器8和伪冒报警器9。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表征器1与代码器2的一端相关联,代码器2的另一端与资源器3的一端相连接,激活器4分别与资源器3、防伪器5、标识认证器6和鉴别器8的对应端相连,防伪器5分别与举报器7和伪冒报警器9的对应端相连,标识认证器6的另一端与举报器7的一端端相连,鉴别器8另一端与伪冒报警器9的另一端相连接。
本发明是以商品唯一代码与产、销、用三位一体对流通过程监控特征来联控防伪,制约假冒、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条件的限制,不会污染环境,其优点集中在:
实现商品流通中产、销、用的协同防伪;
及时发现假冒商品的流通;
防伪技术安全可靠;
商品的防伪信息唯一性、遏制伪造;
商品的防伪验证方式便利;
使用便利、经济、安全,无污染。
附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映东,未经章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探测超声束测量生物组织中光致声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麻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