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式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02112843.X | 申请日: | 200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钱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浩;钱建民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的临床输液输血过程中,通常是用输液器来完成的,但现有的输液器均无加热功能。由于所输药液或血制品通常是在低温环境中保藏,故输液输血时,进入患者体内的药液或血浆均为较冷状态明显低于体温的液体,这样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诸如血管痉挛、寒颤、发热等输血输液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年老体弱患者,以及需要短时大量输液或需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更为突出,且在寒冷季节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保证所输液体与体温相近的加热式输液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加热式输液器,它包括有输液容器、输液管和输液针头,在输液管上设有莫菲氏滴管,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上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应设置在输液管的位于莫菲滴管下部的管段上。所述加热体或采用电阻加热丝,或采用电加热管,或采用远红外加热器、陶瓷加热器、射频加热器、半导体加热器以及其它部位来的液体热源。
本发明首次将加热器与输液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通过输液导管的药液或血制器首先进行加热后进入患者机体,保证所输液体与体温相近,彻底消除了因输注低温液体而产生的输血输液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以及需要短时大量输液或需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更为适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其加热温度可调,并可通过测温探头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保证所输液体温度能精确控制,解决了长期困扰临床医学中因低温输液而导致的一系列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加热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本发明的加热式输液器,它包括有输液容器1(如输液瓶或输液袋等)、输液管2和输液针头3,在输液管2上设有莫菲氏滴管4,本发明的特点是,在输液管2上设有加热体5。
本发明中,所述加热体5应设置在输液管2的位于莫菲滴管4下部的管段上,以保证被加热液体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
加热体5可以采用电阻加热丝,也可采用电加热管,还可采用远红外加热器、陶瓷加热器、射频加热器、半导体加热器以及其它部位来的液体热源等。但优选电阻加热丝或电加热管。
电阻加热丝或电加热管5包裹绝缘层后可直接缠绕在输液管2上,它的两端或直接与低压直流电源相连,或通过整流器13接交流电源。
本发明的加热体5可设置在加热座6内,并使输液管2设置在加热座6表面且通过其加热工作区。
在加热座6内的空腔内可设有电加热管或电热丝5,它通过导线从加热座6的电源孔11引出与电源相连,在电加热管或电热丝5周围的加热座6空腔内充满导热油12,以增加导热效果。
在加热座6上可设有温控器7(型号可为YH123),它与电加热管或电热丝5相连,以调节它们的加热温度。或者,在加热座6上也可设置电子自动控温器7’(型号可为YH133),相应地,在输液管2与输液针头3相连的一端内壁设有微型温度传感器8(可采用型号为YH133的电子自动控温器的配套传感器),它通过导线从加热座6的传感器插孔14引出与电子自动控温器7’相连,以便根据设定的加热输出液的温度自动调节电加热器或电热丝5的加热温度,保证被加热液体始终与体温相近。
在加热座6的对应其加热工作区的表面可沿其轴向周壁或周向周壁开有一道或多道相通的与输液管2相吻合的凹槽9,便于输液管2缠绕嵌入其内,对输液管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上述凹槽9最好为小开口凹槽,它可防止输液管2滑出。或者,在加热座6上设有滑套10,它活动套连在加热座6的外表,当输液管2嵌入加热座6的凹槽9后,只需推动滑套10至加热座6的凹槽9处位置,就可将输液管2稳固裹住,同时又起到保温作用。加热座6可采用导热材料制作(如铝合金等),滑套10可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制作。
本发明的加热座6可为矩形、圆柱形等各种几何形状,它可通过支架连接在输液架上或患者病床边。加热座6上也可设有可开合的尼龙粘胶带,便于固定在患者肢体上,使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浩;钱建民,未经张浩;钱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学组合检测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生物质内循环锥形流化床气化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