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苯基氨基乙腈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3428.6 | 申请日: | 200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中;郑道敏;林辉荣;刁正坤;龙晓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55/58 | 分类号: | C07C255/58;C07C25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212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基 氨基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N-苯基氨基乙腈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N-苯基氨基乙腈,已有方法有如下几种:
1),氰化钠法:专利申请号CN971045054.0公开了一种“N-苯基氨基乙酸盐制造工艺”,采用苯胺、氰化钠、甲醛、在镁盐(氯化镁或硫酸镁)存在下,生成N-苯基氨基乙腈。
2),液体氢氰酸法:德国专利DE3,010,511,2,621,450、2,621,728,2,625,935,日本专利JP591210,052,JP56,141251,等采用苯胺、甲醛、液体氢氰酸为原料,同时滴加甲醛、氢氰酸、经反应,萃取、结晶得N-苯基氨基乙腈,收率80~95%,含量92~98%。
3),羟基乙腈法:英国专利BP1119,256,采用氢氰酸与甲醛先反应生成羟基乙腈,然后与苯胺缩合得N-苯基氨基乙腈。
氰化钠法,从参与反应的原子来看,不经济,要附产氯化钠等,操作危险性大,工艺繁琐。
液体氢氰酸法,操作危险性大,为了得到液体氢氰酸,需要制冷系统,设备投资少、成本较高,不经济。
羟基乙腈法,反应步骤长,操作繁琐,含氰尾气较难处理,并且需要大量冷量和蒸汽,设备投资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是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少使用氢氰酸的危险性,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N-苯基氨基乙腈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按摩尔比苯胺∶甲醛∶气体氢氰酸=1∶0.8~1.2∶0.8~3备料,且准备酸催化剂,气体氢氰酸百分比浓度为4~45%;
2),将苯胺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重量为甲醛总重量的0~70%的甲醛,用酸催化剂调节pH=1~7,酸催化剂用量为甲醛总量的0.05~3%,在10~90℃温度下匀速通入气体氢氰酸,与甲醛反应,待甲醛接近消耗完时,陆续流加剩余甲醛,同时继续通入气体氢氰酸;
3),反应终了加入适量水冷却搅拌结晶得N-苯基氨基乙腈。
氢氰酸气体可以是安氏法气体氢氰酸,轻油裂解法气体氢氰酸,丙烯腈附产气体氢氰酸,BMA法气体氢氰酸。
上述的方法中所得水相合并,往水相中鼓入空气并用苛性碱吸收,加氧化剂氧化,再经生化处理合格后排放,氧化剂可采用氯气、空气、高锰酸钾、双氧水、漂白粉等。
上述的苛性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上述的催化剂酸为无机酸或有机酸。
上述的催化剂酸采用硫酸、盐酸、磷酸、醋酸、甲酸、苯甲酸、固体酸。
在本发明生产方法中甲醛在酸催化剂作用下与苯胺反应生成席夫碱然后与氢氰酸(HCN)加成反应生成N-苯基氨基乙腈
采用本发明方法大大降低了使用氢氰酸的危险性,用气体氢氰酸生产N-苯基氨基乙腈,收率和质量均好,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方法应用于2000t/a生产装置取得成功。工艺操作条件合理,设备简单,投资少。具有高原子反应经济性,只附产水。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将1500kg苯胺(工业品)加入反应釜内,搅拌下,10~30℃加入800kg甲醛(工业品),用硫酸调pH=2~3,于80~90℃匀速通入气体氢氰酸(气体氢氰酸百分比浓度为4~10%,其余为空气及惰性气体),到甲醛接近消耗完毕时,再流加518kg甲醛,同时继续通入气体氢氰酸。反应终了时将物料打入萃取罐用水萃取二次后再打入结晶釜。加入适量水冷却搅拌结晶,离心得N-苯基氨基乙腈2049.2kg,含量98.5%,收率95.2%。
废水处理:将水相合并,水相中含少量氢氰酸、苯胺及其衍生物等。往水相中鼓入空气赶出大部分氢氰酸并用氢氧化钠吸收,然后加漂白粉等氧化剂氧化,再经过生化处理合格后排放。
实施例2:
将1500kg苯胺加入反应釜内,搅拌下,10~15℃加入1000kg甲醛,用磷酸调pH=1.5~2.5,于85~90℃匀速通入气体氢氰酸(气体氢氰酸百分比浓度为10~35%,其余为空气及惰性气体),到甲醛接近消耗完毕时,再流加275kg甲醛,同时继续通入气体氢氰酸。反应终了时将物料打入萃取罐用水萃取二次后再打入结晶釜。加入适量水冷却搅拌结晶,离心得N-苯基氨基乙腈2060.5kg,含量98.8%,收率95.6%。
废水处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3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