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6453.3 | 申请日: | 200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东;郏建波;杨秀荣;汪尔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G01N2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电泳 固态 电化学 发光 检测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ECL)是电化学检测技术中最灵敏的方法之一,用于药物分子、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通常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的检测模式是将三联吡啶钌溶液置于毛细管电泳的阴极池中,这样试剂的耗费量较大,由于三联吡啶钌试剂较为昂贵,因此这种模式并不适宜广泛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首次采用磺酸聚合物和溶胶-凝胶及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共混,将三联吡啶钌固定在微电极的表面,制备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三联吡啶钌的试剂消耗量非常的少。
本发明采用聚苯乙烯磺酸与溶胶-凝胶及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共混,形成富含磺酸集团的高分子共混材料,三联吡啶钌吸附在此材料中。采用溶胶-凝胶的目的是使膜材料形成三维结构。采用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的目的在于增强膜的结构稳定性。膜材料经旋涂固定在微电极的表面,形成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
聚苯乙烯磺酸、溶胶-凝胶以及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的质量比在1∶1~100∶1~100,三联吡啶钌的浓度在0.2聚苯乙烯磺酸10mM范围,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电极,如金,铂;也可以碳基电极,如玻碳电极,石墨电极。
制备过程:取1%聚苯乙烯磺酸溶液10μL,加入10~100μL 16.8%的溶胶-凝胶溶液,8~80μL的20%接枝共聚物溶液,以及1~200μL的20mM三联吡啶钌超声共混;取1μL滴加到微电极的表面,3000~8000转/分钟的速度悬涂30~120秒后,电极放置于冰箱中1~12小时,制备得到三联吡啶钌修饰的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使用时将该检测器放置在毛细管末端的出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取1%聚苯乙烯磺酸溶液10μL,加入10μL 16.8%的溶胶-凝胶溶液,8μL的20%接枝共聚物溶液,以及1μL的20mM三联吡啶钌超声共混。取1μL滴加到微电极的表面,3000转/分钟的速度悬涂30秒后,电极放置于冰箱中1小时,制备得到三联吡啶钌修饰的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使用时将该检测器放置在毛细管末端的出口处。
三丙胺和脯胺酸的检测
将电极放入含有0.1M的磷酸盐溶液中pH=9.5的毛细管电泳阴极池中,电极放置在毛细管的出口处,毛细管的内径为75μm。对三丙胺和脯胺酸的检测如图1所示,毛细管电泳-固体电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TPA(1)和脯胺酸,分离电压15KV;电动采样,15KV3秒;检测电位1.1V;电泳缓冲液10mM磷酸盐。由此可见,该电极对胺类物质的检测有很好的灵敏度。
实施例2:取1%聚苯乙烯磺酸溶液10μL,加入50μL 16.8%的溶胶-凝胶溶液,20μL的20%接枝共聚物溶液,以及50μL的20mM三联吡啶钌超声共混。取1μL滴加到微电极的表面,6000转/分钟的速度悬涂1分钟后,电极放置于冰箱中6小时,制备得到三联吡啶钌修饰的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使用时将该检测器放置在毛细管末端的出口处。
三丙胺(TPA)的检测
将电极放入含有0.1M的磷酸盐溶液中pH=7.5的毛细管电泳阴极池中,电极放置在毛细管的出口处,毛细管的内径为75μm。对三丙胺连续六次的检测的标准偏差为9.8%。电极在0.1M的磷酸盐中浸泡16个小时后,检测器的灵敏度没有明显的下降。由此可见,该检测器对TPA检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实施例3:取1%聚苯乙烯磺酸溶液10μL,加入100μL 16.8%的溶胶-凝胶溶液,80μL的20%接枝共聚物溶液,以及200μL的20mM三联吡啶钌超声共混。取1μL滴加到微电极的表面,8000转/分钟的速度悬涂2分钟后,电极放置于冰箱中12小时,制备得到三联吡啶钌修饰的毛细管电泳-固态电化学发光检测器,使用时将该检测器放置在毛细管末端的出口处。
草酸根离子的测定:
将电极放入含有0.1M的硫酸钠溶液中pH=7.0的毛细管电泳阴极池中,电极放置在毛细管的出口处,毛细管的内径为50μm。对草酸根离子连续六次的检测的标准偏差为6.5%,检测的灵敏度为0.1μmol/L。由此可见,该检测器对草酸根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6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