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走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2117997.2 | 申请日: | 200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富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富森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国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其运用使用者双脚的行走或奔跑动作,以操控车体向前移动。
背景技术
目前坊间所见的脚踏车,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藉由使用者双脚踩踏其脚踏板,作圆周运动,将使用者双脚的施力转换为车辆移动的动能。基本上,这类行走机构有三个主要缺点。第一个主要缺点是:只有当脚踏板位于90度和270度之间,才能将使用者双脚的施力传送到脚踏板,转换为车辆移动的动能(如图一所示)。第二个主要缺点:就其施力传送效率而言,只有当脚踏板在约45度和315度之间时,才能有较高的传送效率(如图2所示)。第三个主要缺点是:其使用者通常坐在坐垫上,只能靠双脚踩踏脚踏板,驱动车辆。然而,双脚的施力相当有限;一般而言,双脚平均施力约为使用者体重的四分的一而已。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习用品所衍生的缺失,经过研究发现:若将车体改变成一个与地面成θ角的倾斜面,且在其底部装设车轮(如图3所示)。若使用者站在车体上,不论行走或奔跑,其对车体的总施力包含使用者身体的重力和行走或奔跑的动力。若其总施力为F,则依照物理运动力学,F可被分解为A和B两个作用力。作用力A的大小为F×sin(θ),作用力B的大小为F×cos(θ)。作用力A令使用者滑下车体,经过适当设计的行走机构,可以将它转换成车体向前移动的动能。作用力B主要施力于车体,因此又可被分解为C和D两个作用力。作用力C的大小为F×cos(θ)×sin(θ),作用力D的大小为F×cos(θ)2。作用力C直接使车体向前移动;作用力D则透过车轮被地面吸收。综合上述,上述车体向前移动的总动能是作用力A加作用力C,其大小为F×sin(θ)×(1+cos(θ))。亦即,若θ为30度,则其大小约为0.9330×F;若θ为45度,则其大小约为1.2071×F。换句话说,若体重为60公斤的使用者,且θ为30度,则上述车体向前移动的作用力将大于55.98公斤重;若体重为60公斤的使用者,且θ为45度,则上述车体向前移动的作用力将大于72.426公斤重。若与传统脚踏车比较,上述车体向前移动的平均作用力约为传统脚踏车的四倍大。另外,上述车体向前移动作用力的大小与传送效率始终保持稳定,不像传统脚踏车在约有一半的作用时间内,是呈现低效率、衰减或停顿状态。总之,本案的发明人发现:只要经过适当设计的行走机构,上述车体向前移动的动能至少是传统脚踏车的八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使用者双脚的行走或奔跑动作,轻易操控车体向前移动且使用上也极为省力的行走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行走机构,包括:一驱动部,该驱动部架设于一车体上,其具一前、后滚筒,且前、后滚筒之间并绕设一动力带,动力带的朝上面供使用者的双脚操控;一传动部,该传动部为一传动齿轮,装设于后滚筒的端末处并可与后滚筒共同转动;一受动部,该受动部为一受动齿轮,装设于车轮的轮轴上,并与传动齿轮相啮接;藉由使用者的双脚于驱动部的动力带上行走或奔跑驱动前、后滚筒转动,后滚筒上的传动部即会同时带动受动部并进而使车轮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种行走机构,包括:一驱动部,该驱动部架设于一车体上,其具一前、后滚筒,且前、后滚筒之间并绕设一动力带,动力带的朝上面可供使用者的双脚操控;一传动部,该传动部为一传动齿轮,其装设于后滚筒的端末处并可与后滚筒共同转动;一受动部,该受动部由一前、后受动齿轮及一炼条组成,其炼条绕设于该两受动齿轮上,且前受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接,后受动齿轮则装设于车轮的轮轴上;藉由使用者的双脚于驱动部的动力带上行走或奔跑驱动前、后滚筒转动,后滚筒上的传动部即会同时带动受动部并进而使车轮移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附图以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脚踏车脚踏板的圆周运动图;
图2是传统脚踏车脚踏板的施力传送效率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作用力解析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发明的作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富森,未经郑富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7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滑式建筑扣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拼接图案的图案载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