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02118019.9 | 申请日: | 200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立明,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片集成电路形式的电压控制电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出电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序号为Hei 7-74976的日本专利审查公开中,公开了一种人们所熟悉的用于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图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传统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把一个从输入端201所输入的电压Vin通过一个控制MOS晶体管202输出到输出端203。输出端203与电阻204和205相连,并把电阻204和205之间的一个结点上的电压输入到一个放大器206的正输入端侧。另一方面,把来自电源供给207的一个基准电压Vref输入到放大器206的负输入端侧。另外,把放大器206的输出端连接于控制晶体管202的栅极。
把一个电路(其中,用于监视电流的晶体管213与电阻208串联)与控制晶体管202并联插入,并从晶体管213和电阻208的一个结点提供晶体管209的一个栅电压。把一个电阻210插入在晶体管209和输入端201之间,以构成一个反相器电路。把反相器电路的结点212的输出电压输入到插入于控制晶体管20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一个晶体管211。另外,如在控制晶体管202中那样,从一个放大器206提供晶体管213的栅极电压。
使用以上所描述的电路结构可以从输出端203抽取到的一个输出电流以及那一时刻的一个输出电压特性。这一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特性呈图5中所描述的特性。在这一实例中,Is是输出保持电流,Im是最大电流。
然而,传统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缺陷:难以把输出保持电流Is调整到一个任意值。这是因为制造过程的误差、基片密度的偏差、基片上元件特性的变化等使晶体管的电阻、阈值等与设计时所估计的值不同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传统器件的缺陷。
在本发明中,新添加了一个电流源电路,以允许电流预先流入一个监视这一电流的电流感应电阻。然后,当一个所希望的短路电流流入电流感应电阻时,一个用于操作保护电路的电压产生于电流感应电阻中,以把短路电流调整为一个任意的短路电流。
本发明使用了这样的一种电路:其中,把一个电阻放置在一个电流路径中,并检测由该电阻所产生的电压降,以导出一个电流极限。在这一实例中,使用了一个MOS晶体管的后栅极。
另外,还使用了一种电压控制电路,这种电压控制电路包括:一个与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电流监视电路;一个把电流监视电路与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以及一个连接于电阻的电流源电路。此外,还使用了一种电压控制电路,这种电压控制电路包括:一个与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阻串联的电流监视电路;一个把电流监视电路与输入端和输出端并联的输出电压控制电路;一个输出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以及一个连接于电阻的电流源电路,其中,电流源电路把一个用于操作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的电压施加于电阻。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一个电路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方案;
图2是一个传统的电压控制电路;
图3是一个电路简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实施方案的一种测量设备;
图4是一个电路简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三实施方案的一种测量设备;
图5是一个传统的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特性。
具体实施方案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加以描述。(第一实施方案)
图1是一个电路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实施方案。将省略对那些与图2中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描述。把电流源101连接于晶体管213和电阻208的一个结点。电流源101拥有可通过设计常数、熔丝调整、激光调整、或其它方法调整电流值的功能。
当输出端3短路于一个大地电位时,一个保持电流Is流动。可通过下列表达式获得Is。
Is=N×(VTN/R1-IA) …(1)其中,VTN是晶体管209的阈值电压,R1是电阻208的阻抗,N是晶体管202和晶体管213的一个电流反射系数,以及IA是一个从电流源101流入晶体管213和电阻208的一个结点或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8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