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2118598.0 | 申请日: | 2002-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南云正二;尾仲健吾;石原尚;佐藤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1Q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以及 具备 无线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特别地,涉及多频带的天线装置以及采用该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在各国主要使用2个频带例如800~900MHz的频带与1800~1900MHz的频带的所谓的双频移动电话。为了应付这样的倾向,提出了通过一个天线实现2个频带的倒F型天线。例如,在特开平10-933392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以1500MHz与1900MHz的频率进行谐振的天线。
该天线的构造如图15所示,在导体板1上设置缝隙2并且作成宽度与长度不同的2个放射导体板3、4,而且,将导体板1的一部分弯折作成连接导体板5,在接地导体板6上利用该连接导体板5支持放射导体板3、4,采用馈电引脚7向放射导体板3、4供给高频功率。
又,在特开2000-196326号公报中揭示了这样的构造,即在电话设备的框体表面上形成电气长度不同的2个金属图案并且形成2个放射元件,以900MHz与1800MHz的谐振频率进行激振。该天线的特征在于,利用设置在2个金属图案之间的缝隙调整谐振频率的频带宽度。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示例中,虽然两者都是具有频带分开的2个谐振频率的双频天线,而在各个频带中,为单一的谐振特性。因此,对于各频率为了确保必要的带宽,必然需要增大天线的尺寸,故不能够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又,如以往示例那样,当以单谐振构成各频带时,谐振特性为单波峰,很难使得频带变宽。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频带并且在各个频带中实现复合谐振的天线装置。
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进行复合谐振的、具有多个频带的天线装置的无线通信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下述构造以解决问题。即,第1方面的天线装置具备:电介质或者磁体的基体;包含馈电端子部以及与馈电端子部电性耦合的馈电辐射电极的馈电元件;包含接地端子部以及与接地端子部电性耦合的无馈电辐射电极的多个无馈电元件,并且在基体的表面上,与馈电辐射电极一同沿着馈电辐射电极邻接地配置无馈电辐射电极。
在上述发明中,通过将信号功率供给由馈电电极或馈电引脚形成的馈电端子部,馈电元件在1个以上的频率下进行谐振。即,当馈电元件具有单一的馈电辐射电极时,馈电元件以由该馈电辐射电极的有效线路长度决定的基波的频率及其高次谐波进行谐振,又,当馈电元件具有多个分支辐射电极时,每个分支辐射电极以由各分支辐射电极的有效线路长度决定的谐振频率进行谐振。
构造上,使得多个无馈电元件内的例如位于馈电元件右侧的无馈电元件其无馈电辐射电极的有效线路长度大于位于馈电元件左侧的无馈电元件的无馈电辐射电极的有效线路长度,当馈电元件为单一的馈电辐射电极时,在接近其基波频率的频率上进行谐振,又,当由多个分支辐射电极构成馈电元件时,在该分支辐射电极内的、接近最低频率的频率下进行谐振。这样,具有最短有效线路长度的左侧的无馈电元件以单一馈电辐射电极的高次谐波中1个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进行谐振,或者,以分支辐射电极的最高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进行谐振。
通过馈电元件与无馈电元件的上述动作,能够使得同时存在接近的谐振频率,能够实现各个频带中的复合谐振的匹配。又,分开频带地设置馈电元件的基波与高次谐波的谐振频率以及各分支辐射电极中的谐振频率,故在一个天线中能够相互无干扰地存在多个复合谐振,而且,利用复合谐振,能够将各频带的频带宽度设定得较宽。这里,所谓复合谐振是指馈电元件与无馈电元件的谐振频率相接近并共存并且在该谐振频率下能够获得较宽的频带宽度。
第2方面的天线装置是在上述发明中,通用馈电端子部并且作为分成多个的分支辐射电极而构成馈电辐射电极。
通过采用该构造,能够使得成为多个分支辐射电极的有效线路长度为不同的构造。由此,馈电元件中频率不同的多个谐振频率共存。换言之,能够将各个分支辐射电极的谐振频率设置为相互不同的谐振频率,同时能够将各分支辐射电极的谐振频率作为属于不同频带的谐振频率。
第3方面的天线装置是在第2方面的发明中,各分支辐射电极具备在相互不同的谐振频率下激振的有效线路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8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