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粒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2120113.7 | 申请日: | 200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面手昌树;鸟谷明弘;白水大辅;伊与田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邦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粒子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粒子的制造方法,利用对聚合物胶乳进行喷雾干燥来制造聚合物粒子的方法,制造出粉末可控性好的聚合物粒子。
背景技术
通常,把聚合物胶乳制成聚合物粒子时,例如,在聚合物胶乳中加入凝固剂进行凝固,或者直接在热风中对聚合物胶乳进行喷雾干燥,从而获得聚合物粒子。
然而,就加入上述凝固剂而凝固出粒子的方法而言,由于通常要在水中凝固出聚合物粒子,因此,要回收聚合物粒子,必须通过凝聚步骤、凝固剂的洗净步骤和脱水步骤、干燥步骤。从而,步骤多,设备成本高,操作管理复杂之类的问题多。
另一方面,就直接在热风中对聚合物胶乳进行喷雾干燥的方法而言,将聚合物胶乳微粒化并且在干燥器中喷雾,利用空气等干燥用的加热气体,使水分从聚合物胶乳液滴的整个表面急剧蒸发,在聚合物胶乳粒子表面上形成皮膜,由此向内部干燥,获得聚合物粒子。在这样的方法中,由于通过一个过程而从聚合后的聚合物胶乳获得聚合物粒子,因此,设备成本低,操作管理容易,在工业生产方面有优势。
但是,在聚合物胶乳的最低成膜温度高的情况下,如果以空气作为干燥用的加热气体来进行干燥,则聚合物胶乳粒子表面上形成的硬皮膜会破裂。一旦皮膜破裂,聚合物胶乳粒子就会破坏,形成破坏粒子而产生微粉。其结果,干燥后所得到的聚合物粒子中会含有很多微粉。而且,由于这样的微粉会飞扬,因而会使聚合物粒子的粉末可控性差。
另外,在这种喷雾干燥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不使聚合物胶乳粒子破坏而提高干燥器出口的温度,则干燥器的壁面和锥部的附着物会变多,导致干燥器出口的聚合物粒子堵塞。
但是,关于喷雾干燥,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3-190601号中,提出了一种喷雾干燥法,该方法将分压占20%以上过热水蒸气作为加热气体,将由溶液或浆料构成的被干燥液进行干燥。在该方法中,关于含有无机物的溶液或浆料,粒子构成成分的粒子内浓度均匀,提高了热效率。但是,上述日本专利公开文献中,没有关于聚合物胶乳的记载,也没有关于抑制微粉产生的方法、改善干燥器内附着和堵塞的方法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聚合物粒子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在喷雾干燥聚合物胶乳而制造聚合物粒子时,可以防止干燥中的聚合物胶乳粒子破坏,抑制破坏粒子的产生,减少微粉的产生量,提高粉末回收时的粉末可控性,同时,防止干燥器壁面的附着和干燥器出口的堵塞。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根据对防止喷雾干燥器中聚合物胶乳粒子破坏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通过使喷雾干燥时干燥用的加热气体含有特定量的水蒸气,并且将干燥器出口的温度限定为特定的范围,可以促进粒子之间的融合,防止粒子破坏。
于是,本发明的聚合物粒子制造方法,
借助于干燥用的加热气体,在干燥器中,对最低成膜温度T[℃]在50℃以上的聚合物胶乳进行喷雾干燥,其特征在于:其
所述的干燥用的加热气体在干燥器出口的温度T0℃满足以下关系:
T0<T+15
干燥器出口的湿球温度tw[℃]满足以下关系:
tw>T-30
所述的干燥加热用的气体含有5~60%体积的水蒸气。
而且,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粒子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聚合物胶乳中所含的聚合物最好是甲基丙烯酸酯基体含量为35%(质量)以上的聚合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聚合物粒子制造方法所用的干燥器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图1中,标号11表示微粒化装置,标号12表示干燥器入口,标号13表示干燥器出口,标号14表示粉末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聚合物粒子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各个实施例,例如,这些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之间可以适当组合。
本发明的是在水中分散乳化的聚合物而制成的胶乳,最低成膜温度为50℃以上不特别限定。这里,胶乳的最低成膜温度是:在从聚合物胶乳制成膜时,可以形成透明连续膜的最低温度。这个最低成膜温度与胶乳粒子表面的玻璃转移温度有很大关系,在胶乳粒子内的组成均匀的情况下,最低成膜温度将与聚合物的玻璃转移温度基本上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0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