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微粒、微球及其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2121391.7 | 申请日: | 200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远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微粒 及其 生物 荧光 探针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碲化镉荧光纳米微粒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
用含有胺基的水溶性巯基胺化合物,或含有一定比例的巯基胺与巯基乙酸、巯基丙酸、1-巯基甘油、1,2-二巯基甘油或巯基乙醇的混合物作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表面修饰有胺基的CdTe荧光发光的纳米微粒;其中巯基胺与上述不含胺基的巯基化合物的比例为1∶0-100;Cd2+来源于水溶性的镉离子化合物;碲来源于不同方法制备的NaHTe或Na2Te的水溶液;反应的投料比为Cd2+∶Te2-∶HSR=1∶(0.1-0.8)∶(0.5-10),HSR代表含有不同官能团的巯基化合物的总摩尔数,Cd2+在与NaHTe或Na2Te反应前先与巯基化合物混合,其混合溶液的pH通常在5-11.5之间,NaHTe或Na2Te溶液通过滴加方式加入到Cd2+和HSR混合溶液中,Cd2+在最终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10-1~10-6M,当上述反应结束后,整个混合溶液将回流1分钟~8天,得到CdTe荧光纳米微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纳米微粒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dTe荧光发光纳米微粒的制备过程中,当碲化钠或碲氢化钠溶液滴加结束后,含有CdTe的溶液在60-95℃下静置3小时到10天,得到CdTe荧光纳米微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纳米微粒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用巯基胺、巯基羧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1-巯基甘油、1,2-二巯基甘油或上述两种或多种巯基化合物的混合物为稳定剂制备的CdTe荧光纳米微粒。
4.一种CdTe纳米微粒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制备的CdTe纳米微粒,利用微粒表面的胺基通过生物耦联反应将荧光微粒同生物分子相联,得到可以与生物体系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纳米微粒荧光探针。
5.一种荧光纳米微球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2或3方法制备的CdTe荧光纳米微粒,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或甲基丙烯酸将水中的CdTe荧光纳米微粒萃取到油溶性聚合物单体溶液中,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得到可以在水中分散的荧光微球;或者
用水解有机硅氧烷的方法制备含有荧光纳米微粒的二氧化硅微球。微球的尺寸在30纳米到1000纳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荧光纳米微球的尺寸在30纳米到1000纳米。
7.一种纳米微球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5或6制得的复合有CdTe纳米微粒的荧光微球的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得到表面覆盖有胺基、羧基、羟基、或巯基的荧光微球,利用生物耦联反应通过微球表面的官能基团将荧光微球同生物分子相联得到微球生物荧光探针;或者
通过静电吸附的方法将联接有生物分子的聚电解质组装到权利要求5或6制得的复合有CdTe纳米微球表面,得到微球生物荧光探针。
8.一种CdTe纳米微粒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用于免疫检测、多基因染色体组分析、蛋白芯片的联合检测、DNA测序、基因芯片及细胞或生物组织内不同区域的荧光同步检测中。
9.一种含有CdTe纳米微粒的微球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可用于免疫检测、多基因染色体组分析、蛋白芯片的联合检测、DNA测序、基因芯片及细胞或生物组织内不同区域的荧光同步检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远,未经高明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13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鲜山药面条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零死体积细内径液相色谱柱的柱头/柱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