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线脚钉扣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02121687.8 | 申请日: | 200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机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14 | 分类号: | D05B3/14;D05B19/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钉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线脚钉扣缝纫机。
背景技术
过去,在衣料上自动钉扣(以下称上钮扣),再在上钮扣与衣料之间的缝纫线(以下称根线)周围缠线缝纫线的缠线脚钉扣缝纫机,是大家都知道的。过去的缠线脚钉扣缝纫机,在工作台等部分安装XY进给装置,由该XY进给装置,把衣料和上钮扣一起输送的同时,在针杆的上下运动和工作台内部的套口机的协调运动下,在衣料上钉钮扣。另外,作为别的例子,例如针杆做X方向的摆动,而衣料和钮扣做Y方向进给,这样衣料和上钮扣相对于针杆做XY方向的进给。
然而,如上所述的上钮扣和衣料一起进给的型式,产生各种限制,不能充分适应多样化的缝制要求,例如存在以下(1)-(3)所述的问题。
(1)在外套等衣服上,钉上钮扣时,多在衣料的里侧同时钉增用的底扣。底扣比起上钮扣小一些,所以一般而言,上钮扣和底扣,扣眼的大小、扣眼间距都不一样。但上下钮扣和衣料一起输送的过去的缝纫机来说,扣眼间距不同的上钮和底扣,夹住衣料的状态下,同时钉扣是不可能的。因此,曾经特意制作与上钮扣的扣眼一样的底扣,用它缝制,但实际上几乎全部是手工缝制,因而作业性很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曾在特开平8-117465号专利公报上发表了为分别独立输送上钮扣和底扣,设置2台XY工作台的缝纫机。但是如此设置2台XY工作台,驱动这两者时,不仅振动和噪音很大,而且缝纫机总重量变大,不怎么实用。再则,XY工作台只有在缝纫针拔起时才能移动,也就是只能做间歇动作,所以高速化上有限度。
(2)在衣料上钉扣时,为好看起见,在衣料上落针的位置,最好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就是说,手工钉扣时,如图19(a)所示,在衣料S上几乎在同一个地方落针,在这样状态下缠线,如图19(b)所示,从衣料连接的根线成直线,看起来好看。
但是,用过去的缝纫机钉扣,上钮扣和衣料的相对位置关系始终一样,所以上钮扣的扣眼间距就是衣料上落针位置。也就是说,如图19(c)所示,钮扣B与衣料S相连的缝纫线,对应扣眼间距W成平行状态,缠线以后,如图19(d)所示,在缠线部分的上下,缝纫线为喇叭形,看起来不好看。
另外,在衣料上落针的位置,是根据情况,有时稍微错开。例如,钉扣缝制开始或结束时,在同一扣眼连续多次落针,但为避免在扣眼的完全相同的位置上多次落针和损伤衣料,在同一个扣眼的稍微不同位置上落针。前者的情况,用过去的缝纫机也没有问题,但后者的情况必有问题。例如扣眼直径2mm,缝纫一针直径为1mm的话,机针错开的位置,计算上有0.5mm,实际上只有0.3mm。因此,用过去的缝纫机,在一个扣眼中,挪动衣料的位置进行连剌是困难的。
(3)一般,用手工作业缠线脚钉扣的上钮扣时,连接上钮扣和衣料的根线,不露在衣料里侧,但为了具有强度,只一针通过衣料里侧。该通过衣料里侧的线称为“加强线”,用它把上钮扣牢牢地缝制在衣料上,然后进行缠线。
另一方面,有过去的缝纫机缠线脚钉扣时,先如图20(a)所示,在折起来的衣料S的上方,钮扣B搭上一半的状态下,在扣眼h1落针时,在衣料中落针,在扣眼h2落针时,不在衣料上落针,前者称“搭针”,而后者称“空针”。如果反复进行搭针和空针,钮扣B和衣料S之间形成根线T,然后切断缝纫线。
接着如图20(b)所示,钮扣B的方向转90度。在这个状态下,在根线T的周围缠绕缝纫线。这时,缠线中的一针量作为加强线t,通过衣料S的里侧。这里的加强线t与本来手缝时的加强线不同,不是把钮扣B和衣料S连接连起来的根线T,只不过是绕在根线上而已,所以强度弱。按图20(a)缝制时,如果能够移动衣料S,根线作为加强线,但过去的缝纫机,衣料和钮扣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因此这是不可能的。
另外,特公开2-45913号公报上记载,缝制根线时,用气缸移动衣料,形成加强线,但只能移动一定距离,而且如果扭扣的大小等缝制条件变化,只能用手工作业调节,很不方便。
除了(1)-(3)外,过去的缠线脚钉扣缝纫机,还有下面的问题。缝制工厂的流水生产中,缝制钉扣时,在一件衣服上缝制多种钮扣,例如,在一套西服上,混有如图20所示的“塔针缠线缝制”,只进行搭针缝纫的“搭针贴近缝制”,上下排列上钮扣、衣料、加强扣(底扣)钉扣的“带底扣的缝制”等。到目前为止,每种缝制都有专用的机器。因此,缝制一套衣服时,每种钉扣都要把衣料拿下来,上到专用机器,反复进行这些操作,作业者的手工操作很多,作业效率低。另外,对每种钉扣种类,购置相应专用机器,这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机公司,未经重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1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