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21759.9 | 申请日: | 200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浩喜;永野孝一;山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20/00 | 分类号: | G11B20/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从光盘、磁盘等记录媒体读出的模拟再生信号处理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CD-R/W(Compact Disc Re-Writable),DVD(Digital VersatileDisc)等,作为便携且高密度存储的光盘被广泛的应用,记录密度(储存量)连年增长。磁盘是以垂直磁信号记录而被注目。已有了达到接近100Gbit/(inch)2的表面记录密度报告(日本经济电子工学·2000年9月25日号(第779号),第204页至211页)。
为了准确无误地将高密度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信号再生,至今为止研究了各种各样的信号处理方式。具体的讲,有部分响应最大仿真(Partial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决算反馈平衡器(Decision FeedbackEqualizer)、格构代码部分响应(Trellis Coding Partial Response)等等。如用于硬盘存储装置信号处理的大型集成电路。
PRML是采用部分响应方式(PR)和最优(ML)译码法中维托毕译码法组成的。部分响应方式是积极利用符号之间的干扰(邻接数据、再生信号之间的干涉)进行数据再生的信号处理方式。维托毕译码法,又被称为最优的数据系列推定方式,从时间顺序来看,是利用先存数据的最好概率的再生数据系列的方式。
然而,到现在为止使用的是具有3次传递相关系数特性的用PR(a,b,b,a)形式表现,且有部分响应特性的信号处理装置。具体的说,就是有PR(a,b,b,a)特性。然而,这个特性却还不能说是与从记录媒体读出的模拟再生信号的频率特性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改善从记录媒体中读出信息时提供信号装置的性能。
基于这个目的,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为能够匹配从记录媒体中读出的模拟再生信号的频率数特性,用具有4次传递函数特性的PR(a,b,c,b,a)的形式表示有部分响应特性的。象这样将信号处理装置的特性接近再生信号,不需要特别进行再生信号的强调就可平衡结果,也能缩小信号处理装置电路的规模。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利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表示数据流通量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光盘的塞生信号的特性、以前的PR(3,4,4,3)特性和本发明的PR(2,3,4,3,2)的特性进行了对比而显示的频率数的特性图。
图3是表示光盘的再生信号特性、以前的PR(3,4,4,3)特性和本发明的PR(2,3,4,3,2)、PR(3,4,5,4,3)、PR(1,2,3,2,1)及PR(1,1,2,1,1)的特性相对比的频率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关于利用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号处理装置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表示数据流通量的方框图。图1中,10是编码器(记录调整器),20是光盘(记录媒体),30是具有4次传递函数PR(a,b,c,b,a)特性的波形平衡器,40是维托毕译码器,50是解读器。波形平衡器30是由模拟滤波器31、ADC(模拟数字变换器)32和FIR滤波器组成。
按照图1,从光盘20读出的再生信号在再生过程中掺入的杂音由模拟滤波器31除去。对于除去杂音后的波形由模拟数字变换器32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再基于自适平衡系数,通过FIR滤波器33进行波形平衡处理。随后由维托毕译码器40进行纠错处理。纠错后的数据被送入解读器50,转化为用户数据输出。
图2是表示光盘的再生信号特性、以前的PR(3,4,4,3)特性和本发明的PR(2,3,2,3,2)特性的对比而显示的频率数特性图。在这里,参数a,b,c的相互关系为a=b<c,即把(a,b,c,b,a)看做(2,3,2,3,2)。象图2明确显示出的一样,从调频的角度看,与PR(3,4,4,3)特性相比,PR(2,3,2,3,2)特性更接近再生信号。
图3是表示光盘的再生信号特性、以前的PR(3,4,4,3)特性和本发明的PR(2,3,4,3,2)、PR(3,4,5,4,3)、PR(1,2,3,2,1)及PR(1,1,2,1,1)的特性相对比的周波特性图。在这里,参数a,b,c的关系为a≤b<c,即将(a,b,c,b,a)看做(2,3,4,3,2)、(3,4,5,4,3)、(1,2,3,2,1)和(1,1,2,1,1)中的一个。象图3明确显示出的一样、从调频特性来看,PR(2,3,4,3,2)、PR(3,4,5,4,3)、PR(1,2,3,2,1)和PR(1,1,2,1,1)的特性都比PR(3,4,4,3)特性更接近再生信号的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17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