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失真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02121884.6 | 申请日: | 200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9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大久保阳一;舟田贵吉;须藤雅树;洞口正人;高田寿雄;本江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H04Q7/30;H03F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失真 电路 | ||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失真补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地抵消放大器产生的上边和下边三阶失真的失真补偿设备。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当用于放大通信信号的放大器放大具有多个频率分量的基带信号时,例如WCDMA(宽带码分多址)信号、多载波信号等,就产生失真。对这种失真需要进行补偿。通常,为了在抑制失真的同时放大这些信号,在放大器中设置一个足够大的补偿,或者通过前馈电路或预失真电路来实现失真补偿处理。
参照图6,这里示出一个包括使用前馈电路的失真补偿电路的常规放大器装置的方框图。
在图6示出的放大装置中,输入信号(主信号)被电路分配器1分为主信号和辅助信号。主信号被主放大器2放大并且传送到减法器4。辅助信号经过延迟线3提供到减法器4。减法器4从主放大器2输入的放大的主信号中减去经过延迟线3输入的辅助信号,以提取失真分量。提取的失真分量馈送到失真放大器5,具有失真的放大的主信号经过延迟线6传送到减法器7。馈送到失真放大器5的失真分量被失真放大器5放大并且随后提供到减法器7。减法器7从经过延迟线6提供的放大的主信号中减去从失真放大器5提供的放大的失真分量,因此输出没有失真的放大和补偿的信号。
经过延迟线6输入到减法器7的信号包括主放大器2产生的失真,并且从失真放大器5输入到减法器7的放大的失真分量相应于主放大器2产生的失真。因此,减法器7的输出信号相应于某一信号,其中主放大器2产生的失真被从主放大器2放大的主信号中抵消。电路分配器1及减法器4和7分别通过例如定向耦合器实现。
参照图7,这里提供了一个包括使用预失真电路的失真补偿电路的常规放大装置方框图。
在图7示出的放大装置中,在主放大器12的前级接入预失真电路11。预失真电路11预先引入预失真,它与主放大器12在主信号中产生的实际失真相比,具有相同幅度但在相位上相差180°(即反相)。接着,预失真电路11输出包含预失真的主信号。主放大器12产生的实际失真和预失真电路11引入的预失真会抵消。
在这样的放大装置中,对于主信号的输入变化和失真的频率特性,预失真电路11引入的预失真和主放大器12产生的实际失真应该相互完全匹配。放大的信号中产生的失真由AM(调幅)-AM转换和AM-PM(调相)转换引起。
相对于放大器的这些参数,预失真电路的增益和相位特性应该是理想的设置。然而,因为AM-AM和AM-PM转换的特性非常复杂,所以这种理想的预失真电路的特性只能够由复杂的函数来表达,使得实际上不可能从解析或计算来获得它的特性曲线的系数。
这样,如图8所示设想了另一种包括使用预失真电路的失真补偿电路的放大装置。
在图8示出的放大装置中,输入信号如RF(射频)信号被电路分配器21分为主信号和辅助信号,这里主信号经过延迟电路22被传送到幅度/相位电路27,而辅助信号被馈送到幅度检测器(包络检测器)23。
幅度检测器23检测辅助信号的幅度电平(包络电平)。模拟信号的检测结果被A/D(模数)转换器24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随后提供到表格单元25。
在表格单元25,对于不同幅度电平的幅度校正数据和相位校正数据作为表格存储在表格单元25的存储器(未示出)中。相应于从A/D转换器24输入的幅度电平检测结果的表格中幅度校正数据和相位校正数据被读出并且加载到D/A转换器26。在D/A转换器26中,从表格单元25加载的幅度校正数据和相位校正数据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提供到幅度/相位电路27。
从电路分配器21输出的主信号被延迟电路22延迟,使得到幅度/相位电路27的延迟的主信号的输入定时与来自D/A转换器26的幅度校正数据和相位校正数据的输入定时同步。
借助于这种延迟,幅度失真根据相应于辅助信号幅度电平的幅度校正数据产生,并且随后引入到幅度/相位电路27的主信号。同时,相位失真根据相应于辅助信号幅度电平的相位校正数据产生,并且随后加到幅度/相位电路27的主信号中。这里,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由幅度/相位电路27提供,使得它们能够抵消主放大器28产生的实际的幅度和相位失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1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