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硅钙肥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2122381.5 | 申请日: | 200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顺明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硅钙肥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和生产方法,是一种稀土硅钙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肥料有尿素、磷肥、钾肥、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和氮磷二元复合肥,但都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氮磷钾等元素的比例失调,使用后不能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求;2、肥效利用率低;3、现有肥料对土壤的改良性能差,特别对盐碱土壤不能改良;4、不能有效地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5、不能改善植物果实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符合植物养分需求的稀土硅钙肥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至38%的尿素,6至38%的重过磷酸钙,8至50%的钾肥,0至7%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0至7%的硫酸锌,0至5%的硫酸锰,0至18%的钙镁磷肥,10至35%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至20%的尿素,6至20%的重过磷酸钙,8至25%的钾肥,0至3%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0至3%的硫酸锌,0至2%的硫酸锰,0至9%的钙镁磷肥,10至2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20至38%的尿素,20至38%的重过磷酸钙,25至50%的钾肥,3至7%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3至7%的硫酸锌,2至5%的硫酸锰,9至18%的钙镁磷肥,20至35%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20至38%的尿素,20至38%的重过磷酸钙,25至50%的钾肥,3至7%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3至7%的硫酸锌,2至5%的硫酸锰,9至18%的钙镁磷肥,20至35%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25%的尿素,25%的重过磷酸钙,30%的钾肥,15%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一种稀土硅钙肥,其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10%的尿素,10%的重过磷酸钙,20%的钾肥,5%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5%的硫酸锌,3%的硫酸锰,10%的钙镁磷肥,3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上述钾肥可为氯化钾或硫酸钾或销酸钾。
上述各原料的粒度可为80至120目。
一种稀土硅钙肥生产方法,其将下述原料充分混合得到稀土硅钙肥:6至38%的尿素,6至38%的重过磷酸钙,8至50%的钾肥,0至7%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0至7%的硫酸锌,0至5%的硫酸锰,0至18%的钙镁磷肥,10至35%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在上述方法中,钾肥可为氯化钾或硫酸钾或销酸钾。
在上述方法中,各原料的粒度可为80至120目。
本发明稀土硅钙肥的生产方法简单,该稀土硅钙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使植物茁壮生长,还可以增强或调节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使植物的合理密植和早熟、优质、高产有机地统一起来,肥效持久稳固,并能改善品质,增强抗病性,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能,能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2,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35%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3,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18%的钙镁磷肥,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4,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5%的硫酸锰,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5,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7%的硫酸锌,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6,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8%的钾肥,7%的二氧化铁或硫酸亚铁,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实施例7,该稀土硅钙肥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6%的尿素,6%的重过磷酸钙,50%的钾肥,10%的稀土矿粉,余量的水碎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顺明,未经李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2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的熔纺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湿度控制和显示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