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23156.7 | 申请日: | 200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8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日比秀二;大泽岳史;小堀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03 | 分类号: | A61L2/03;F24F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邵亚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室内供给加湿空气的加湿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吸水体一部分浸泡在水槽中,通过毛细管现象抽吸所述水槽内的水,将吸水体气化的水蒸汽由送风机供给室内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就加湿装置来说,已知披露于(日本)特开平5-115818号公报等中的超声波加湿装置。该超声波加湿装置向具有超声波振子的气化槽供给水,通过所述振子使该水雾化,与从外部取入的空气混合而生成加湿空气,并供给室内。
但是,在上述的超声波加湿装置中,特别是如果气化槽等被污染,则军团菌等容易繁殖,存在将其向室内放出的问题。为此,考虑由加热器的加热方式,但是存在消耗功率大的问题。因此,考虑将产生除菌作用的物质的电极埋没在所述水槽的水中,将吸水体一部分浸泡于该水槽,通过毛细管现象抽吸所述水槽内的水,将吸水体气化的水蒸汽由送风机向室内供给的加湿装置。
但是,在电源接通后,在通过电极进行除菌时,一律每隔一定时间进行除菌处理,所以不能进行适当的除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电极进行与氯发生量对应的适当除菌的加湿装置。
因此,第1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吸水体一部分浸泡在水槽中,通过毛细管现象抽吸所述水槽内的水,将吸水体气化的水蒸汽由送风机供给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电极,埋没于所述水槽内的水中并产生除菌作用的物质;检测装置,检测该电极中通电时的该一对电极间的电流或电压;设定装置,根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值来设定所述电极的通电时间和通电间隔;以及控制装置,对所述电极进行控制,以便反复该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通电时间和通电间隔。
此外,第2发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吸水体一部分浸泡在水槽中,通过毛细管现象抽吸所述水槽内的水,将吸水体气化的水蒸汽由送风机供给室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电极,埋没于所述水槽内的水中并产生除菌作用的物质;检测装置,检测该电极中通电时的该一对电极间的电流或电压;存储装置,存储与该检测装置的检测值对应的氯发生量和所述电极的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表;设定装置,参照该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关系表来设定所述电极的通电时间和通电间隔;以及控制装置,对所述电极进行控制,以便反复该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通电时间和通电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加湿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控制方框图。
图3是电极的通电和不通电的定时图。
图4是电极的除菌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电流值、氯发生量和对电极的通电时间的相关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1中,1是带有棱柱状框体的加湿装置的给水箱,2是通过通路3将来自该给水箱1的水进行存水的受水水槽。
然后,在所述通路3中配置后述的电极4,而在该通路3中也可以存水,所以可以理解为是扩大水槽的一部分,此外,也可以配置于所述受水水槽2中。再有,在受水水槽2中设置未图示的浮标,在所述受水水槽2内的水处于规定水位以下时,使未图示的开关工作,强制地停止运转。
此外,在所述受水水槽2中配置蜂巢状的加湿用吸水体5,使其端部(一部分)浸泡在水中,该加湿用吸水体5通过毛细管现象将该水槽2内的水抽吸到上方。该加湿用吸水体5例如由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制作的非织布构成。
而且,具有通过在加湿装置的机体上开设的吹出用开口(未图示),由风扇和风扇电机15组成的吹出用送风机6将所述加湿用吸水体5气化的水蒸汽向室内供给的结构。
所述电极4例如具有本体为Ti(钛)、表层为Ir(铱)、Ta(钽)、Pt(铂)构成的两片电极板,通电电流为40毫安,产生规定的游离残留氯浓度(例如1ppm),可获得除菌、防污效果(除菌效果)。
下面,说明图2的控制方框图。10是集中控制本加湿装置的微计算机(以下称为‘微计算机’),在其内部,有作为控制装置的CPU11、存储各种数据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2、存储程序的ROM(只读存储器)13和定时器14等。
所述微计算机10执行由所述电极4进行除菌的命令和执行对所述吹出用送风机6的风扇电机15的命令等。对所述电极4的命令由对电极4通电时的来自电压供给源16的电压值和来自电流供给源17的电流值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3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