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抗张强度阻障层的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24709.9 | 申请日: | 200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叶名世;谢文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1/28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张强度 阻障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半导体制程中所使用之金属内连线(interconnect)方法,尤指一种具有高抗张强度(tensile strength)之阻障层(barrierlayer)形成方法,用以改善双镶嵌铜内连线的可靠度(reliability)。
背景技术
铜双镶嵌(dual damascene)技术搭配低介电常数材料所构成的金属间介电层(inter metal dielectric,IMD)是目前最受欢迎的金属内连线制程组合,尤其针对高积集度、高速(high-speed)逻辑集成电路晶片制造以及0.18微米以下的深次微米(deep sub-micro)半导体制程。这是由于铜具有低电阻值(比铝低30%)以及抗电致迁(electromigration resistance)的特性,而低介电常数材料则可帮助降低金属导线之间的RC延迟(RC delay)效应。因此,铜金属双镶嵌内连线技术在集成电路制程中显得日益重要,而且势必将成为下一世代半导体制程的标准内连线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一半导体晶片10的部份剖面示意图,显示一典型的双镶嵌结构11。如图1所示,双镶嵌结构11系形成于一介电层20中,其包括有一下部接触窗(via)结构22以及一上部沟渠结构23。一第一层导线(metal-1)14形成于一介电层12中以及一上层铜导线24填入于上部沟渠结构23中。上层铜导线24以及第一层导线14可藉由一接触插塞(viaplug)22a穿过介电层12以及介电层20之间保护层18互相连结。
为了防止填入双镶嵌结构11中的铜金属扩散至邻近的介电层20中,因此习知方法需于双镶嵌结构11表面先形成一阻障(barrier)层25。一般,阻障层25至少需具备有下列条件:(1)良好的扩散阻绝特性;(2)对于铜金属以及介电层有良好的附著力;(3)电阻值不能过高(<1000μΩ-cm);(4)良好的阶梯覆盖能力。常用的阻障层材料包括有钛、氮化钛(TiN)、氮化钽(TaN)、以及氮化钨(WN)等等。
然而,习知的双镶嵌铜制程往往会观察到有接触窗断路(via open)的失效现象发生。接触窗打开现象主要是由于铜金属经由阻障层25中的裂缝流失扩散至介电层20中,进而导致上层铜导线24以及第一层导线14之间无法导通,构成元件或电路失效。这种现象在当介电层20采用热膨胀系数(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较高的低介电常数材料时,例如SiLKTM或多孔结构介电层,便显得特别严重。以SiLKTM作为介电层20以及氮化钽(TaN)作为阻障层25的铜金属双镶嵌铜制程为例,由于SiLKTM、铜金属以及氮化钽(TaN)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60ppm/℃、17ppm/℃以及3ppm/℃,因此当完成金属化的半导体晶片10再次经历热制程之后,SiLKTM介电层20所产生的热应力会导致热膨胀系数较低的氮化钽阻障层25破裂(cracking),进而造成接触窗失效(via open failure)。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镶嵌制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张强度之阻障层形成方法,用以改善铜双镶嵌内连线制程的可靠度。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半导体晶片,其包含有一具有一双镶嵌结构之SiLKTM低介电常数材料层。该双镶嵌结构包含有一导线沟渠结构以及一接触窗开口,其中该接触窗开口通达一下层金属导线。接着于该双镶嵌结构表面以及该SiLKTM低介电常数材料层上形成一阻障层。该阻障层系在温度约为300至400℃,利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形成。随后,将该半导体晶片冷却至室温。其中该低介电常数材料层具有一第一热膨胀系数,该阻障层具有一第二热膨胀系数,且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小于该第一热膨胀系数。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热膨胀系数大于50ppm/℃,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小于1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4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