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24793.5 | 申请日: | 200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薛蒙;常克伟;王兴隆;于池利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JDS尤尼费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G02B5/30;G02F1/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德山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装置 | ||
1.一种包括双折射材块的光学双折射装置,所述双折射材块带有相互平行的输入平面和输出平面,这一材块使得在传播轴进入该双折射材料的光束被分成具有相互正交的线性偏振的第一和第二光束,其中,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光束相互平行,而且在上述传播轴的两边,并与上述传播轴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双折射装置,其中所述双折射材料包括一种晶体结构,此晶体结构带有一个表面,所述的光束就入射到这一表面,该表面以根据晶体光轴方向的一定角度被切割,使得所述光束非垂直地入射到所述的入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双折射装置,其中所述双折射介质包括一种晶体结构,此晶体结构带有第二个与所述入射表面相对的表面,该表面以根据晶体光轴方向的一定角度被切割,使得所述光束非垂直地入射到所述相对表面上。
4.一种光学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双折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系统,包括放置于所述传播轴上的多个光学元件。
6.一种用来连接第一光发送端口,第二光发送和接收端口以及第三光接收端口的环行器,该环行器有一根纵轴,沿着这一纵轴放置多个元件,包括:
a)第一光学双折射装置,用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端口的光,将光导入所述第二端口,并且分离和混合相互正交的偏振光束;
b)第一偏振旋转片,用来使光束的偏振从相互正交变成相互平行,从相互平行变成相互正交;
c)将准直光束弯折成取决于该光束偏振方向的角度的装置;
d)第二光学双折射装置,用来将光导入所述第二端口和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端口的光,并混合和分离具有相互正交的偏振光束;
其中每个光学双折射装置都有一根根据混合光的传播方向定义的相关传播轴,分离的光束与该传播轴平行,距离相等并且在其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第二光发送和接收端口位于所述的传播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第一光发送端口和第三光接收端口位于传播轴所在的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光学双折射装置包括带有第一和第二相互平行的表面的晶体结构,其中按照根据晶体光轴的方向的一定角度切割出所述表面,以使所述光束非垂直地入射到所述第一或第二相互平行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所述第一复合偏振旋转片包括第一和第二可逆偏振旋转片和第一非可逆偏振旋转片。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所述用来弯折准直光的装置包括位置接近所述传播轴的第一和第二双折射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环行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双折射片各包括第一和第二表面,每个第一和第二表面彼此形成一定的角度,其中第一双折射片的第二表面与第二双折射片的第一表面相对。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光以第一角度进入改变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并以与第一角度不同的第二角度出射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还包括位于传播轴上,并且介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与所述第二光学双折射装置间的第二复合偏振旋片,其中所述第二复合偏振旋转片包括第三和第四可逆偏振旋转片和第二非可逆偏振旋转片。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还包括位于传播轴上并且介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三双折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还包括位于传播轴上,介于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之间并且还介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单透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环行器,其中第一单透镜还位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光学双射装置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光学双射装置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行器,还包括位于传播轴上并且介于所述弯折光线的装置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二单透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行器,其中所述第二单透镜还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双射装置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DS尤尼费斯公司,未经JDS尤尼费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47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