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业务信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2128621.3 | 申请日: | 200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成豪;李炫又;李国熙;金成勋;张真元;朴俊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H04Q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高速 下行 分组 接入 业务 信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所要求的优先权文本是2001年6月29日在韩国工业产权局提交的,标题为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HSDPA业务信息的方法”,顺序号为2001-41406的申请,在这里将结合它的内容作为参考。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使用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特别地,涉及一种在HSDPA业务信息发生改变时,通知被提供HSDPA业务的所有UE(用户设备)HSDPA业务信息中的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HSDPA指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中发送包含与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相关的控制信道的数据的技术。为了支持HSDPA技术,已经提出了AMC(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HARQ(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技术和FCS(快速小区选择)技术。将在下面进行叙述新近提出的为了支持HSDPA技术的AMC,HARQ和FCS技术。
1)AMC技术
AMC技术是一种数据发送的技术,它根据特定节点B和UE(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自适应地确定不同数据信道的调制模式和编码模式,从而提高节点B的整体利用效率。因此,AMC技术具有多个调制模式和多个编码模式,并通过组合调制模式和编码模式来调制和编码数据信道。通常,每个调制模式和编码模式的组合称为“MCS(调制和编码方案)”,并且根据调制模式和编码模式的组合数量存在从级别#1到级别#n的多种MCS。也就是说,根据节点B与当前无线连接到节点B的UE之间的信道状态,AMC技术能自适应地确定MCS的等级,从而提高节点B的整体利用效率。
2)HARQ技术
现在介绍HARQ,或n-信道SAW HARQ(n-信道停止等待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技术。对于HARQ技术,已经提出下面两种提高ARQ(自动重发请求)效率的计划。在第一个计划中,HARQ执行在UE和节点B之间数据重发的请求和响应。在第二个计划中,HARQ临时存储错误数据,并在发送前将错误数据与对应数据的重发数据结合。此外,HSDPA技术引进n-信道SAWHARQ技术,以便弥补传统的SAW ARQ(停止等待ARQ方式)技术的缺陷。SAW ARQ技术只在接收到前一个分组数据的ACK(确认)信号之后,才发送下一个分组数据。因此在有些情况下,SAW ARQ技术将等待ACK,尽管它可以现在发送分组数据。在接收到前一个分组数据的ACK之前,通过不断地发送多个分组数据,n-信道SAW ARQ技术就能提高信道利用效率。也就是,如果可能在UE和节点B之间建立n个逻辑信道,并根据时间和信道号识别这n个信道,接收分组数据的UE能够识别在特定时间发送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所经过的信道,并采取必要措施,例如,按所期望的次序重新组合所接收的分组数据或软结合相应的分组数据。
3)FCS技术
当接收HSDPA业务的UE进入一个小区重叠区域或软切换区域时,FCS技术能快速选择多个小区中具有良好信道状态的小区。具体而言,如果接收HSDPA业务的UE进入在旧节点B和新节点B之间一个小区重叠区域时,那么UE在软切换区域中建立到多个小区——例如多个节点B——的无线链路。这里,由UE建立多个无线链路的一组小区被称为“有效集”。FCS技术只从包括在有效集中的多个小区中的保持最佳信道状态的小区接收HSDPA业务分组数据,从而减少整体干扰。这里,在有效集的小区中,由于其最佳信道状态而发送HSDPA业务分组数据的小区,被称为“最佳小区”。UE定期检查属于有效集的小区的信道状态。在检测到比当前最佳小区具有更好信道状态的小区时,UE发送一个最佳小区指示符给有效集中的所有小区,以便将当前最佳小区替换成一个新的最佳小区。最佳小区指示符包括所选择的新的最佳小区的标识符。在接收到该最佳小区指示符时,属于有效集的小区分析包括在所接收的最佳小区指示符中的小区标识符,以确定所接收的最佳小区指示符是否是指它们。被选择的最佳小区使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将分组数据发送到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8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