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鞋垫无效
申请号: | 02129012.1 | 申请日: | 200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喜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纳米材料的纳米鞋垫。
技术背景
中医理论认为:足部有丰富的微血管和神经末梢,双足的穴位对人体的心、脾、胃等脏器有很大影响。双足离心脏最远,代谢功能不好,经常按摩足底,能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养料和氧气供应增多,新陈代谢旺盛。
人们每走一步,脚就要承受近乎两倍人体的重量,跑步时承受的压力更高,受到的震荡也更大,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人的头部、肘部、脊椎和膝盖等因受到反作用力和震动的影响,而容易造成伤害。
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硅的纳米微粒能够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在国外被称为“阳光生命线”。该射线具有强烈的渗透力,能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层处与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吸收,从而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细胞供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银、氧化银和银、铜、锌离子具有广谱性的抑菌和抗菌作用,其纳米微粒则抑菌、抗菌作用更强。纳米级银系微粒对大肠杆菌、金黄色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都有强烈的抑菌和杀灭作用。它且具有广谱、无耐药性、不受酸碱度影响、亲水、环保等多种功能。特别是银离子是一种集安全性、广谱性为一体的新型无机抗菌抑杀菌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提供一种具有抑菌、抗菌,按摩、减振,吸收和反射远红外线功能的纳米鞋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纳米鞋垫由下至上的层次结构依次是弹性材料层和织物层,在织物层与弹性材料层之间还具有一层纳米材料层,或所述的织物层含有纳米材料,所述的纳米材料含有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纳米材料还含有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的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是选自银、氧化银和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也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含铜离子和或锌离子的纳米微粒。
作为优化,所述的具有抑菌、抗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微粒优选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银离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热性,耐药性,耐候性及优异的添加性能。
作为优化,所述的含银离子的纳米微粒选自溴化银、氯化银、硝酸银、硅酸银、磷酸银和硫酸银。
作为优化,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粒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硅。纳米级氧化锌也具有杀菌和除臭作用。
作为优化,所述的能吸收和反射人体最需要的波长为8-15微米远红外线的纳米材料微优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作为优化,所述的纳米材料涂在织物层的下面。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材料层的上面制有用于按摩和减振的多个凸起和凹槽。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材料层为聚氨酯海棉层,其下面制有用于防滑的凸棱,其上面制有的全部或部分凸起和凹槽与足部反射区相对应:全部或部分凹槽内制有或不制有贯通海棉层和织物层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纳米鞋垫的底基采用开放性的聚氨酯海棉,上面布满了流通微孔,几乎能完全的透气排汗,再加上鞋垫表面的凸起、凹槽和通孔的防回渗设计,所以能确保脚部干燥清爽。
其弹性材料层及凹槽、凸起可提供随身按摩,只要走路不停它就按摩不止。并且与足部反射区对应的凹槽和凸起可方便地实现对人体心、脾、胃等脏器的保健。
本发明纳米鞋垫具有极佳的弹性,能有效吸震,减少震动对身体各部位的伤害。其高弹性来自基层的高弹抗压材料以及用于强化弹性的凸起设计,弹性远远超过普通封闭性材料的鞋垫,再辅以止滑的下表面设计,确保脚、垫与鞋最优化匹配,使双脚在步行、跑步或长时间站立时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本发明纳米鞋垫具有超强的抑菌、抗菌能力,首先它以高透气、高吸水性来改善鞋内温热、潮湿的环境,使细菌失去滋生的温床。同时,银离子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鞋垫中的银离子纳米材料可发挥强吸附和光催化作用,细菌一旦接触其表面便被牢牢地吸附住,一方面,银离子或其它重金属离子迅速进入细菌内部,破坏其蛋白质,抑制细菌的生长;纳米材料的光催化作用,还可以释放活性氧,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经中国预防医学会检测,本发明纳米鞋垫4小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均达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喜,未经王晓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9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控遥控器找寻器
- 下一篇:正三十烷醇微乳剂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