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02135293.3 | 申请日: | 200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9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武;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9/1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1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静脉曲张 中药 制剂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具体地讲是以中药为原料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静脉曲张病因有以下两点:
1、先天性静脉壁或瓣膜薄弱。此种情况,使静脉壁易于扩张,近端的瓣膜产生闭锁不全,使血液倒流。血液倒流便逐渐破坏了远端瓣膜,终于产生静脉曲张,这是全身结缔组织薄弱的一个表现,因此患者往往同时有痔、疝等疾病,且常有家庭史。
2、职业因素。一般经常站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尤以从事持久负重站立的劳动者为多见。由于经常采取直立体位,活动较少,下肢肌肉收缩的机会减少,影响静脉的血液回流,使下肢静脉内的压力增高、静脉扩张,瓣膜也因而产生闭锁不全,形成静脉曲张。此外,腹腔内肿物、妊娠子宫等,由于压迫腹腔内的静脉,也能使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
目前治疗静脉曲张多采用手术疗法,即作下肢静脉剥脱术。如果手术不能将曲张的静脉全部剥脱,留下的曲张的静脉内可以注射硬化剂,使静脉壁产生无菌性炎症,对壁相互粘着,不再曲张。经多年临床实践,不少病人手术后还会复发,疗效不确切,多次手术也未能治愈。手术法不仅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而且费用较高,治愈率很低。药物疗法目前还没有效果较佳的药品,对于中医来说,以往多以清热燥湿而治,忽视了凉血、活血、解毒之疗,因此治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制剂,具有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来的。祖国中医理论认为:唯有湿热而下注。由于静脉曲张病患于下肢,且病人舌根苔黄厚、湿润,所以病因确是湿热所致。治疗除以清热燥湿为主外还应辅以凉血、活血、解毒,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原料配比(以重量份):
当 归1-15 延胡索1-3 红 花1-3
地 龙1-5 三 棱1-3 丹 参1-10
桃 仁1-6 莪 术1-5 威灵仙1-5
木 瓜1-5 炮甲珠1-9 柴 胡1-3
生甘草1-9 苍 术1-12 黄 柏1-12
牛 膝1-15 薏 米1-30 滑 石1-15
木 通1-6 银 花1-15 生 地1-15
玄 参1-15 忍冬藤1-30 紫 草1-10
制备本发明的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当 归3-10 延胡索1.5-2.5 红 花1.5-2.5
地 龙2-3 三 棱1.5-2.5 丹 参3-8
桃 仁1.5-2.5 莪 术2-3 威灵仙2-3
木 瓜2-3 炮甲珠2-6 柴 胡1.5-2.5
生甘草2-6 苍 术2-11 黄 柏2-11
牛 膝2-13 薏 米2-28 滑 石2-13
木 通2-5 银 花2-13 生 地2-13
玄 参2-13 忍冬藤2-28 紫 草2-9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份)配比范围是:
当 归5 延胡索1.7 红 花1.7
地 龙2.5 三 棱1.7 丹 参5
桃 仁1.7 莪 术2.5 威灵仙2.5
木 瓜2.5 炮甲珠2.5 柴 胡1.7
生甘草2.5 苍 术10 黄 柏10
牛 膝10 薏 米26 滑 石12
木 通4 银 花12 生 地12
玄 参12 忍冬藤26 紫 草8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生产方法是:
1、将炮甲珠磨成粗粉,滑石用纱布包,其余中药破碎;
2、总量投入提罐,加重量的八倍水浸泡6小时,煎煮40分钟过滤,再加入六倍量水煎煮30分钟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
3、滤液浓缩(按1g生药缩至1ml);
4、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搅匀,静置24小时,过滤取上清液,取乙醇达相对密度1.10以上;
5、取上述浓缩液加适量的食用淀粉,阴干、研细,过120目筛制得散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武,未经李正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5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