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磁电性能的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铽镝铁薄片复合材料及制备无效
申请号: | 02138742.7 | 申请日: | 200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熊传溪;董丽杰;陈娟;南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3/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磁电 性能 聚偏氟 乙烯 锆钛酸铅 铽镝铁 薄片 复合材料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磁电性能的复合材料,特别涉及具有磁电性能的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铽镝铁(PVDF/PZT/Terfenol-D)薄片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磁电材料是综合磁致伸缩材料和电致伸缩材料的优点,实现磁效应与电效应的转换,通过磁场变化引起电流变化的一种功能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作为传感器来使用,这种材料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磁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敏感性增加,因此可以准确的反应信号的变化;对于磁电材料的开发国外有一些大胆的设想,如在这种材料表面涂以对电信号敏感的荧光物质也许会给电视机、微机以新的生命力。
1894年,皮埃尔·居里首次预言了将磁性物质应用于电场中或极化电子在磁场中会出现磁电(ME)—耦合的磁—力—电效应。直到1960~1961年,线性磁电效应在半铁磁Cr2O3晶体中通过实验观察到,自此磁电效应在一些晶体中被发现,如钇铁石榴石、方硼石、稀土铁盐、磷酸盐等,然而单一相的磁电材料虽如预言的一样有磁电效应,但磁电效应都很弱,磁电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磁电系数才会出现较强的磁电效应。将具有压电性质和磁致伸缩效应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得到的复合材料,在理论上预言会得到较好的磁电效应,理论认为:或
目前,实验室制备的具有磁电效应的复合材料有CoFe2O4/BaTiO3和(Ni-Co-Mn)—铁盐/PZT复合材料,这两种材料都是合金/陶瓷的复合体,因此这种材料不易成型、难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解决合金/陶瓷的复合体不易成型、难以应用等缺点,提供一种在复合体系中能实现磁效应—力效应—电效应,转换的柔韧,易成型的具有磁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并提供一种制备该复合材料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具有磁电性能的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铽镝铁(PVDF/PZT/Terfenol-D)薄片复合材料,其成份体积百分比是PVDF20~30%、Terfenol-D2~12%,其余为PZT,各成分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压片法
(1)将PVDF、PZT和Terfenol-D按配比量混在一起,在混炼机上于200℃下混炼10分钟,
(2)在压片机上于180~220℃下热压20分钟,室温保压5分钟,压成薄片,
(3)薄片镀金或银电极,
(4)最后在4000~5000V电压下进行极化15~20分钟得产品。
二、层压法
(1)按配比量称取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铽镝铁,
(2)在压片机上分别压成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聚偏氟乙烯/铽镝铁和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薄片,然后将三层薄片再次层压得层状薄片复合材料,压片温度为180~220℃,热压20分钟,室温保压5分钟,
(3)薄片镀金或银电极,
(4)在4000~5000V电压下进行极化15~20分钟,即得产品。
三、悬涂法
(1)按配比配制聚偏氟乙烯溶液,然后将锆钛酸铅、铽镝铁分别分散在聚偏氟乙烯溶液中,得到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复合溶液和聚偏氟乙烯/铽镝铁复合溶液,
(2)在不锈钢或玻璃基片上逐层悬涂上述二种复合溶液,然后烘干,得层状薄片复合材料,
(3)薄片镀金或银电极,
(4)在4000~5000V电压下进行极化15~20分钟,即得产品。
本发明在PVDF/压电陶瓷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磁致伸缩效应的稀土合金(Terfenol-D)制成具有磁电性能的磁电复合材料,主要解决合金/陶瓷的复合体不易成型、难以应用等缺点。本发明使用的锆钛酸铅是一种压电陶瓷,在此复合体系中可以实现电效应—力效应的转换;Terfenol-D是一种磁致伸缩材料,在此复合体系中可以实现力效应—磁效应的转换;PVDF与其它的聚合物相比,具有强压电热电性,声阻抗与液体、生物体声阻抗匹配,电声响应频率曲线平滑,信噪比高,化学稳定性好,易制成大面积柔韧薄膜等优点,利用聚合物柔韧、易成型等优点,所以聚合物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的成型,易于制备薄片磁电复合材料。
本发明中所用聚偏氟乙烯、锆钛酸铅和Terfenol-D均为市场上购买的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8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串行总线实现多点通信的方法
- 下一篇: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生产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