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锁控滑差速器无效
申请号: | 02138996.9 | 申请日: | 200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殿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殿玺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锁控滑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的轮式车辆差速传动,涉及一种无锁控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到目前为止,针对车辆车轮防滑空转问题,国外采用硅油离合器和电子技术的确解决了车轮滑转的问题,但它们是一种全自动的锁死与脱离的工作过程,属于一种锁死无差速、差速无锁死的不连续工作过程,之间仍然存在着间断不连续的功率循环。本申请人近几年申请的专利号为ZL98100725.2的《复合式高通过性差速传动装置》、专利号为ZL99208786.4的《常互锁全时差速传动装置》以及申请号为01114361.4的《常互锁万能差速传动装置》,在技术上能解决差速的同时控制车轮打滑的问题,但它们只能用于四轮或多轮驱动车上,不能用于两轮驱动车。专利号为99208787.2的《全自动防滑差速器》,虽然能在两轮车上用,但是它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半轴齿轮上有一沟槽的轨迹不易保证,二是地面对车轮的附着力单边差异过大时车轮仍有打滑现象。综上所述,目前的差速技术不能解决两轮驱动、多轮驱动车辆的锁死与差速连续性问题,因此导致了两轮或多轮驱动车辆的驱动效率低利强通过能力差。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的差速技术中锁死与差速连续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锁控滑差速器,主要由内行星和外行星差速器、十字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行星差速器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内行星支架、万向节,且结构左右对称;所述齿轮中心各自装有一花键轴位于所述内行星支架中部;所述内行星支架装在所述十字轴中心孔内;所述万向节在所述内差速器的两端,一端与所述花键轴相联,另端与驱动半轴相联。该无锁控滑差速器还可以是主要由差速器、十字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行星支架、万向节,且结构左右对称;所述齿轮中心各自装有一花键轴并位于所述行星支架中部;所述行星支架装在所述十字轴中心孔内,并固连在一起;所述万向节在所述差速器的两端,一端与所述花键轴相联,另一端与驱动半轴相联。该差速器是全机械式的,通过驱动半轴与半轴齿轮连在一起实现没有装锁的差速器能够在每一时刻同时完成差速与锁死这对相互对立的功能,能在两轮、多轮车上适用,且在差速的同时自动控制车轮不滑转,在四轮或多轮车上使用使车辆全轮驱动、全轮差速的同时又全轮互锁,在互锁率为100%的同一时刻内的连续性差速率为100%;解决了两轮驱动、多轮驱动车辆的连续性差及由此导致的驱动效率低和强通过能力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图1,本发明无锁控滑差速器的剖视图;
图2,本发明无锁控滑差速器的内差速器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无锁控滑差速器的内差速器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无锁控滑差速器是由内行星差速器14、外行星差速器15和十字轴4构成;内行星差速器14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7、8,内行星支架6,万向节2、12等;且结构左右对称。其中十字轴4中心孔内装内行星支架6,它们之间可以是固连在一起,也可以将内行星支架6自由的放在十字轴4中心孔内;在内行星支架6的中部装有一对相互啮合齿轮7和齿轮8,齿轮7与齿轮8的中心各自装有一个花键轴9和花键轴11;其中万向节2和万向节12分别位于内差速器14的两端,一端分别与花键轴9和花键轴11相联,另一端分别与驱动半轴1和驱动半轴13相联;内差速器14斜倒一个角度装在十字轴4中心孔内,使两端万向节2和万向节12的转动交点位于内差速器的轴的中心线上。外行星齿轮5与半轴齿轮3及半轴齿轮10啮合,完成扭矩分配任务;花键轴9与驱动半轴1分别与万向节2相联,半轴齿轮3与驱动半轴1相咬合成为一体;花键轴11与驱动半轴13分别与万向节12相联,驱动半轴13与半轴齿轮10咬合成为一体。
工作原理和作用:外差速器15的行星齿轮5、两半轴齿轮3、10合理差速并等矩分配扭矩,内差速器14当半轴齿轮3、10不作差速运动时,汽车直线行驶,此时两半轴齿轮3、10分别咬在驱动半轴1、13上,并分别与万向节2、12连接,内差速齿轮7、8不工作,内差速器14随同一起转动;当汽车差速时,半轴齿轮3正转提速,半轴齿轮13反转减速,此时咬合的驱动半轴1带动万向节2和齿轮7正转提速,驱动半轴13带动万向节12和齿轮8反转减速,且与外差速器15增减速相同,实现差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殿玺,未经周殿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8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碳氢化合物生成其它有机物的过程
- 下一篇:小汽车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