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基树脂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有效
申请号: | 02141809.8 | 申请日: | 200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9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小黒大;林武夫;広兼岳志;黒川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7/03 | 分类号: | C08L67/03;C08L77/00;C08J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淑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品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基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由具有环状缩醛骨架的二羧酸或含有二醇并具有环状缩醛骨架的二醇组分缩聚得到的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该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气体阻隔性能和耐针孔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该聚酯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模塑制品。
2.相关技术描述
一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典型代表的聚酯树脂(以下有时也称为“芳香族聚酯基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熔融稳定性,耐溶剂性,香味保存性,回收性等等,其中芳香族二羧酸是重要的二羧酸组分,脂肪族的二醇是重要的二醇组分。因此,它广泛用于包装材料,例如薄膜,片材和中空容器。尽管如此,因为它对于氧气、二氧化碳等的气体阻隔性能不总是理想的,因此在需要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应用中的使用是有限的。作为给芳香族聚酯树脂带来气体阻隔性能的方法可以是,金属箔例如铝箔与树脂层压的方法;在树脂上涂覆或层压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其它树脂的方法;在树脂上沉积铝或硅的方法;以及类似方法。然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都涉及降低透明度,需要复杂的生产过程或降低机械性能这样的问题。
作为给芳香族聚酯树脂带来气体阻隔性能而不需要复杂的生产过程的方法可以是,将树脂与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其它树脂混合的方法,该其它树脂可以是来自以尼龙6或尼龙66为典型代表的聚酰胺树脂。特别的,一种通过间二甲苯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得到的聚酰胺树脂(以后有时称为“聚酰胺MXD6”)具有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另一方面,具有气体阻隔性能的树脂除聚酰胺树脂外,还可以是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树脂,然而,该树脂存在此类问题,即,由于其与芳香族聚酯树脂的相容性不好,使得两种树脂的组合物都变成白色混浊,由于高结晶度而降低刚提到的树脂的拉伸性能,热稳定性低等等。
另一方面,具有高气体阻隔性能的聚酰胺MXD6,具有与芳香族聚酯树脂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相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和结晶度,此外,熔融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因此,聚酰胺MXD6易于与芳族聚酯树脂熔融和混合,并且其优势在于不降低芳香族聚酯树脂的拉伸性能或机械性能而显现高气体阻隔性能。
然而,包含芳香族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如聚酰胺MXD6的树脂组合物,具有不足够的透明度,因此在要求高透明度的应用中受限。
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以下方法,一种方法是在一种包含聚酰胺树脂和聚脂树脂的混合物中引入四羧酸酐{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72660/1989(Heisei1)};一种方法是将载有环氧基团和酸酐基团的化合物作为一类相容剂用于热塑性聚酯树脂和主链含间亚二甲苯基的聚酰胺树脂的组合物{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871/1994(Heisei 6)};一种方法是将多元羧酸与芳香族聚酯树脂共混以及熔融捏合{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302952/2000(Heisei 12)}。然而,以上提及的任何一种方法都需要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提出了一种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具有特定范围内的特定相对粘度比的聚间苯二甲基己二酰二胺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800/2001(Heisei 13)}。然而,当用于食品包装中时这种方法存在透明度不够和卫生这类问题,而且存在一个问题即包装材料的内含物因其发黄和/或珍珠似的光泽而呈现出与实体不同的外观。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总目的是消除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提供一种包含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其用于透明度、气体阻隔性能、色调和耐针孔性均优良的薄膜、片材、薄壁中空容器等等。
由以下所公开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其他的目的将会显而易见。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由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以及根据具体情况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成的组分与带有环状缩醛骨架的二醇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进行熔融捏合,可以得到一种用于透明度、气体阻隔性能、色调和耐针孔性均优良的薄膜、片材、薄壁中空容器等等的树脂组合物。通过以上发现和信息因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41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