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嵌线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0397.5 | 申请日: | 200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9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玉吉 |
主分类号: | H02K15/085 | 分类号: | 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1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嵌线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到给吊扇电机嵌绕的一种置,尤其是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且能直接将漆包线嵌(即绕)到吊扇电机定子铁芯槽中的一种电动嵌线器。
背影技术
目前为止,各电机维修部或小型电机制造厂家,在给常用的28槽、32槽、36槽等吊扇电机嵌线时,不外乎有两种传统的嵌线方法:①用手一匝一匝地把漆包线往槽中绕,这种方法,即时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绕好一个吊扇电机绕组也需一天时间,且累得腰酸背痛;②用绕线机将漆包线绕成一个个线圈后,再分别把各线圈嵌到槽中,这种方法,多耗四分之一的漆包线,且操作程序多,一天也只能嵌好两个吊扇电机绕组,也显得格外紧张辛苦。总之,这两种传统的嵌线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工人也辛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嵌线时一匝一匝地手绕或用绕线机绕好一个个线圈后再分别往槽中嵌线费工时,效率低,成本高,工人也辛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嵌绕器,该电动嵌绕器以直流电机为动力,可直接把漆包线嵌(即绕)到吊扇电机定子铁芯槽中,其速度快、效率高,致使成本低,工人也减轻了辛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把吊扇电机定子铁芯水平固定,把漆包线穿过空芯绕线针(长形或短形),让空芯绕线针垂直于定子铁芯轴沿相邻的两个槽口上下旋转,便可把漆包线嵌(即绕)到槽中。由于吊扇电机定子铁芯的槽口与槽口之间是里窄外宽,这就要求空芯绕线针的旋转轨迹类似一锥形,为此,由窄、宽各一的圆头形支撑板竖直间隔平行放置作空芯绕线针的轨迹滑道。在两支撑板之间的两头各按装一圆柱形皮带轮,其中一个是二槽圆柱形皮带轮,另一个是三槽圆柱形皮带轮。两皮带轮由一宽皮带作传动,该宽皮带的内表面有两个纵向凸台,其两个纵向凸台正好与两个圆柱形皮带轮上的两个凹槽相对应,以防宽皮带跑偏,在宽皮带的外表面固定一垂直于宽皮带长度且呈倾斜形的长轴套,长轴套两头各套上一圆柱形小调整轮后依靠宽皮带的张力压在窄、宽两块支撑板的周边所形成的轨迹滑道上,长轴套中穿有可自由转动的空芯绕线针,空芯绕线针中穿有待绕漆包线,可随长轴套一起旋转,空芯绕线针的后端套上一皮圈作定位用。宽支撑板外侧固定一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轴垂直穿过宽支撑板伸到两圆柱形皮带轮中间,轴端固定一小皮带轮,小皮带轮与三槽圆柱形皮带轮之间由一窄皮带实现传动。另外,宽支撑板外侧的上部固定光敏发射与接收管作为计数器的敏感元件。
由单勾爪或双勾爪把电动嵌绕器勾到吊扇电机定子铁芯的槽端,适当调整两小圆柱形调整轮的直径,即在调整轮上适当绕上几圈胶带或去掉几圈胶带,通过这样改变调整轮直径的方法,使空芯绕线针处于定子铁芯槽口的中间,再在空芯绕线针中穿过待绕漆包线。调整无误后,接通电源,直流电机便高速旋转,电动机轴上的小皮带轮通过窄皮带带动三槽圆柱形皮带轮旋转,三槽圆柱形皮带轮又通过宽皮带带动二槽圆柱形皮带轮旋转,同时宽皮带带动长轴套及空芯绕线针沿窄、宽支撑板所形成的轨迹滑道旋转,使空芯绕线针从一个槽口下去,从另一个槽口上去,也往复旋转,便可把漆包线嵌(即绕)到槽中,达到快速嵌线之目的。当然,利用长轴套每转过发射与接收管一次,便可反光一次,使预置数计数器得到计录匝数之目的。
当然,吊扇电机的定子绕组有单层与双层两种,其中以双层为最好,该电动嵌绕器仅适用于双层嵌(即绕)线。在使用该电动嵌绕器时通过改变直流电机旋转方向的方法,逆时针绕一个线圈、顺时针绕一个线圈,……,依次嵌好每个线圈,便可实现线圈与线圈之间反串连接,达到双层嵌(即绕)线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①体积小;②重量轻;③制造成本低;④工作效率高;⑤经济效益好。非常适合电机维修部或小型电机制造厂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图主视图;图2是装配图左视图;图3是装配图俯视图;图4是窄支撑板主视图;图5是窄支撑板俯视图;图6是宽支撑板主视图,图7是宽支撑板俯视图;图8是单勾爪主视图;图9是单勾爪左视图;图10是单勾爪俯视图;图11是双勾爪主视图;图12是双勾爪左视图;图13是双勾爪俯视图;图14是插槽主视图;图15是插槽左视图;图16是插槽俯视图;图17是插槽剖视图;图18是宽皮带主视图;图19是宽皮带俯视图;图20是空芯绕线针(长形)零件图;图21是空芯绕成针(短形)零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玉吉,未经万玉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0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