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组装常压供暖锅炉无效
申请号: | 02200597.8 | 申请日: | 200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德谋 |
主分类号: | F24H1/24 | 分类号: | F24H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7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组装 常压 供暖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立式组装常压供暖锅炉,提供了一种自动加煤、自动出渣、自动排烟的锅炉。在北方地区,一到冬季供暖季节,较大的锅炉房普遍烟气污染严重,同时引风机、鼓风机也浪费了大量电力,造成了数额庞大的电费支出,而在一些气候寒冷地区,甚至造成电力供应的严重不足。再者,立式供暖锅炉虽然种类很多,但多数容量较低,难以适应中小城市集中供暖的需要。卧式供暖锅炉虽然容量大,但结构复杂,耗钢量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又因必须配备鼓风机、引风机,耗能高、噪音大。所以,对于中小型锅炉企业来说,扩大立式锅炉的容量,是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的一种重要思路。但是,由于增容的立式锅炉体积庞大,在制作和安装上都有很大的困难。
本设计对供暖锅炉的污染和电力浪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大型立式常压燃煤节能锅炉,目的是扩大立式锅炉的容量,减少制造和安装的困难,并同时降低制造和安装的成本。总括来说,本实用新型便于制作,便于安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设计是把圆形锅筒用水管隔断隔开,下端用耐火材料隔开,分为8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然后,在锅筒的周围设置了8组自动加煤、自动出渣的燃烧设备,各组燃烧设备分别备有两个燃烧室和燃烬室。根据传热原理,水管锅炉可以尽量组织高温烟气,对垂直设置的受热管自下而上地横向冲刷,传热系数比纵向冲刷的受热效率要高,同时,高温烟气自下而上运动,更利于自然通风。
本设计的各个受热系统分别是锅筒面积的1/8,压缩了受热线路的面积,使受热路程延长。另外,现有立式供暖锅炉的受热管束一般为十余层,最多不过20余层,而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受热对流管束为78层,排烟温度为98℃,其解决方案是:将横向设置,纵向倾斜的受热管束全部组装在一个狭长的立式锅筒内,各管束两端与水套连通,再用水管隔断分为8个独立的受热空间。
根据本设计,高温烟气在锅筒内运行的线路是狭长的,如在烟囱中运行一般。本设计针对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将高温烟气经过四次除尘后排入大气,第一次是将烟气在进入受热管束前,经燃烬室的过滤燃烧;第二次将烟气在进入锅筒受热空间后,经过78层受热管束的过滤;第三次是在进入烟囱前,经过重力除尘室的重力沉降除尘;第四次是在烟气通过高大的水泥烟囱时除尘——尘粒附着在烟囱壁上,在聚集到一定的厚度后,加之不断吸收烟气中的水分,由于自身重量增加,会自动降落在烟囱底部的除尘器里。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烟囱和重力沉降除尘室的正面图;
图5立式锅筒受热管隔断分配平面图;
图6为立式锅筒受热管隔断分配剖面图;
图7受热管和燃烧设备燃烧受热情况;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标号说明:1、燃烧室;2、加煤车轨道;3、加煤车;4、加煤车扶手;5、检查清灰孔32个;6、立式锅筒;7、烟囱法兰;8、烟囱地座;9、受热管部分;10、烟囱立柱(4个);11、立式锅筒的连接法兰;12、重力沉降室底部水池;13、重力沉降除尘室;14、烟囱法兰;15、烟囱;16、耐火材料保温隔断;17、燃烧室下联箱;18、燃烧室下炉门;19、燃烧室水冷壁管;20、炉膛水冷壁管;21、上炉门;22、炉膛水冷壁上连箱;23、水管隔断;24、受热管束;25、水冷壁隔断上连箱;26、水管隔断;27、水管隔断;28、水管隔断上联箱;29、燃烧室水冷壁管炉排;30、铸铁炉排;31、燃烧室水冷壁管;32、锅炉受热管束;33、烟尘挡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14MW的锅炉,锅筒直径5M,锅筒高为13M,锅筒内部用水管隔断分为8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如图5所示。根据图2,图7,图8,在锅筒周围设置了对这8个空间相对应的8组自动加煤、自动出渣的燃烧设备,各组燃烧设备分别备有两个燃烧室和燃烬室,如图7所示。
根据图6所示,锅筒内受热管束全部是对向交叉排列,横向设置,纵向倾斜12°,前后相邻的对流管倾斜角度相反。由于受热管束的斜向布置,不仅有利于水循环,更可因其特殊结构,能较均匀地分配高温烟气。由于8组燃烧设备共同为水管隔墙分开的受热管束供热,使8组燃烧设备的高温烟气互不窜烟,利于燃烧和受热。8个燃烧室冲上来的高温烟气均匀分布在受热面和受热管束之间,进行着热交换并逐渐降低温度,最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德谋,未经孙德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0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栓剂给药器
- 下一篇:一种照明光源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