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拉挤模具无效
申请号: | 02200779.2 | 申请日: | 2002-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9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熊景杰;王一民;安万林;周郴知;何远浩;孙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世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工厂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玻璃钢拉挤模具,涉及一种高温玻璃钢拉挤模具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材玻璃钢拉挤模具由上、下模组成,上下模中间有一通孔,上、下两模由设置在模具顶部两边的多个锥销及螺钉连接固定,每隔10厘米就得镶嵌一个螺钉,因此,拆装非常麻烦,误时误工;且没有横向定位装置,定位难以控制,精度受到影响,为了减少拆装模具的麻烦,只好采用短模具,导致玻璃钢制品固化不均,即使降低拉挤速度,产品质量仍然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玻璃钢拉挤模具,此模具的上模与下模放在L型的底座上,并紧靠底座的内竖面,底座的顶端与上压板连接,底座的右底端与侧压板底端连接,上压板的右端与侧压板的顶端连接。该模具能够自由拆卸,快速并精确定位,产品固化充分,拉挤速度快,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图一为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模具正视剖面示意图;图三为模具右视示意图。图中主要结构为:上模具1、下模具2、底座3、转轴4、侧压块5、螺钉6、上压板7、通腔8、内竖面9。
具体实施方式:这种玻璃钢拉挤模具,包括底面设有半圆型通腔8的上模1,下模2与上模1对称,上模1、下模2放在L型的底座3上,并紧靠底座3的内竖面9,底座3的顶端由转轴4与上压板7左端连接,底座3的右底端由转轴4与侧压板5底端连接,上压板7的右端由螺钉6与侧压板5的顶端固紧。上压板7可绕底座3顶端的转轴4转动,侧压板5可绕底座3右底端的转轴4转动。拆卸模具时,松开螺钉6,上压板7沿顶端的转轴4逆时针方向打开,侧压板5沿底端的转轴4向顺时针方向打开,便可取出上模具1和下模具2,从而达到快速拆模的目的。反之,装模具时,将上模1和下模2放在底座3内,侧压板5沿底端的转轴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紧贴模具的右侧面,上压板7沿顶端的转轴4顺时针方向扣在侧压板5顶端,再用螺钉6将上压板7和侧压板5锁定,由于L型底座3和上压板7及侧压板5形成的外框定位,从而保证了该模具在横向和纵向的精确定位且不变形,使本模具长度可达到1.6米,温度便于控制,因此玻璃钢制品在模具内固化充分,制品出模具后不用再进行保温或恒温后成型处理,从而节省了能源,且加快了拉挤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玻璃钢高温拉挤速度均不超过0.7米/分钟,而采用此模具拉挤速度可达1.2米/分钟。现有的玻璃钢拉挤模具长度最长为1米,由于热传导,模具之间温差难以拉开,从而导致玻璃钢各段固化温度难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世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工厂,未经北京联合世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0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漆台
- 下一篇:具有标示更换日期结构的抽换式口罩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