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封组件无效
申请号: | 02201298.2 | 申请日: | 200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4 | 分类号: | F16J1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油封组件。
背景技术
油封主要系装设于使用外部环境较差的场所的重型车辆,如大卡车、货柜车等的车轮的轮轴处,藉由油封的作用达到防尘、防水、防漏油的目的,故油封的应用相当广泛,并为重型车辆上不可或缺的零件。
如图5所示,习用的第一种油封组件包括密封环50及套环51。其缺点在于密封环50及套环51不能结合为一体,会有相互分离的情况,安装不易。车辆行进时,因轮轴的相对旋转运动,密封环50与套环51间易产生分离状态产生间隙53,灰尘及泥泞会进入油封组件中,会发生快速磨损而降低油封寿命的问题;且因无金属外壳包覆住,亦会造成过度磨损与降低寿命的问题。
如图6所示,习用的第二种油封组件包括一侧设有用以排除瓦砾的凸缘61的护盖60、设置于护盖60内部的密封环62及设置于密封环62上的弹簧63。其缺点在于车辆行进时,当轮轴运转产生偏心时,仅靠密封环62上的密封部位予以缓冲,无法产生较大位移量,其缓冲效果不佳,另且仅单靠防尘唇64防尘,其防尘效果亦有限。
如图7所示,习用的第三种油封组件为一种迷宫式通道70。由于这种迷宫式通道70的设计,仍会使泥水及瓦砾进入通道70中,不能达到确实防尘、防水的功效,于油封的两侧皆是橡胶71,于使用时易因受力而受压缩产生变形,容易造成漏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确实、不易发生松脱、具有确实的防尘、防水、防漏油功效及较佳缓冲作用的油封组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环、套环及密封环;保护环设有带依序形成间隔挡缘扩孔的通孔;套环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及固设于金属环内周及外侧端面的橡胶环;橡胶环外侧端面延设端缘直径与保护环的通孔相对应的防尘唇;密封环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弹簧及套设于金属环内周及外侧端面的橡胶环;橡胶环内侧外周形成套设弹簧的弹簧槽,其内周外端缘延设端缘直径与套环金属环外周相对应的防尘唇。
其中:
密封环的橡胶环外侧端面突设顶抵于套环金属环内侧端面的凸肋。
保护环、套环及密封环之间形成间隙。
延设于套环的橡胶环外侧端面及延设于密封环橡胶环内周外端缘防尘唇呈斜向延设。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环、套环及密封环;保护环设有带依序形成间隔挡缘扩孔的通孔;套环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及固设于金属环内周及外侧端面的橡胶环;橡胶环外侧端面延设端缘直径与保护环的通孔相对应的防尘唇;密封环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弹簧及套设于金属环内周及外侧端面的橡胶环;橡胶环内侧外周形成套设弹簧的弹簧槽,其内周外端缘延设端缘直径与套环金属环外周相对应的防尘唇。本实用新型仅包括保护环、套环及密封环三个简单零件,结构相当简单;组装相当确实,形成整体性设计,不易发生松脱;藉由套环橡胶环及密封环橡胶环上的两道防尘唇,可达到确实防止外部的灰尘、水份进入及防止黄油由内部朝外部漏出及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不仅结构简单、组装确实、不易发生松脱,而且具有确实的防尘、防水、防漏油功效及较佳缓冲作用,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习用的习用的第一种油封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6、为习用的习用的第二种油封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7、为习用的习用的第三种油封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环10、套环20及密封环30。
保护环10系以金属制成,其设有带依序形成间隔挡缘11、12扩孔13、14的通孔15。
套环20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23及固设于金属环23内周及外侧端面的呈L形截面的橡胶环21。
橡胶环21外侧端面斜向延设防尘唇22;防尘唇22的端缘直径与保护环10的通孔15相对应。
密封环30包括呈环状的金属环37、弹簧35及套设于金属环37内周及外侧端面的橡胶环31。
橡胶环31外侧端面突设凸肋32,橡胶环31内侧外周形成弹簧槽34,其内周外端缘斜向延设防尘唇36;防尘唇36的端缘直径与套环20金属环23外周相对应。
弹簧35呈圆形状排列于橡胶环31的弹簧槽3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炉柔性炉门
- 下一篇:智能高精度几何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