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充机注液器无效
申请号: | 02201318.0 | 申请日: | 200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圳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26 | 分类号: | B65B3/26;B67D5/3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机注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充机注液器,尤指一种当瓶子内液料填满后,即令填充桶内之液料与瓶子隔绝,以便减少其回流量,同时也可充分确保瓶内液料卫生的填充机注液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填充机注液器,其构造大致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一可供瓶子1瓶口端向上顶推,以便将液料注入瓶子1内的本体2,一设于该本体2内侧具有排气功能的排气管20及一设于该本体2底端的液面调整块21;其中,排气管20的外侧为本体2,排气管20的底端伸出本体2之外,利用一垫圈23密封阻隔液料,本体2的顶端套设一滑座24,该滑座24与本体2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25;当本体2底端的液面调整块21未触压到往上顶推的瓶子1之瓶口端时,本体2静止不动,也就是不会进行注液的作业;反之,当瓶子1的瓶口端往上顶推到本体2底端的液面调整块21时(如图2所示),就会使本体2底端的垫圈23打开,让本体2内的液料注入瓶子1内。
但是,这种习知填充机注液器,因其本体2底端的垫圈23伸入瓶子1内打开,才能进行填装作业,故每次所注入瓶子1内的液料皆会与垫圈23接触,且垫圈23本身的设置位置,本就易于积附残余液料,因此,这种习知填充机注液器确实潜伏着卫生隐患,而且,垫圈23也容易损坏,同时关闭时仍会保留有残留液料,显然不是一种良好的注液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人针对习知填充机注液器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试验研究,终于精心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须依赖进料管底端的垫圈向瓶内注液,可克服液料在填装入瓶子内时与垫圈接触的卫生隐患的填充机注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填充机注液器,主要包括有:可储存液料的密封桶,并形成压缩空气,其上方设有安全泄压阀,周边均布设有填充阀;填充阀设有本体、本体内侧设有进料管,其底端设有液面调整块,其侧边设有侧管;侧管插入在回收桶内;其特征在于:
填充阀的进料管上端连接于控制阀,关闭控制阀进料管下部的液料被吸住,控制阀为一由控制程序控制其启闭的球阀,其阀芯为一球体,球体中间设有对应于进料管径的中空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装液料的填注流程,完全可满足饮食卫生条件的要求,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程序自动启闭控制阀,对于控制液料回流量亦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能确保注入液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填充机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知填充机注液器填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填注流程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填注流程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最佳实施例填注流程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最佳实施例填注流程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填充机注液器,主要包括:碟型密封桶3,用以承装液料A,该碟型密封桶3上方设有安全泄压阀4;当液料A进入碟型密封桶3内时,碟型密封桶3内会因液料的注入,而产生压缩空气B,其可以增加液料A进入填充阀5的压力,加大填充速度;
参见图4,填充阀5设有本体50,本体50内侧设有进料管51,其底端设有液面调整块52,用以调整瓶子6填装注液的容量,本体50侧边设有一可将气体C排出的侧管8;填充阀5的进料管51上端设有一可启闭进料管51内液料A进出的控制阀7,控制阀7为一由控制程序控制其启闭的球阀,其阀芯为一球体70,球体70中间设有对应于进料管径的中空流道71;当控制阀7打开时,其球体70上的流道71正对着进料管51的路径,进料管51内的液料迅速注入瓶子6内,瓶内的气体C则由侧管8中排出。
实际上,在填充注液时,若瓶子6的瓶口端向上顶住本体50底端的液面调整块52,则控制阀7会自动打开,液料A在压缩空气B的作用下注入瓶子6内;反之,当瓶子6内的液料A注入到预定填充量时,则控制阀7将会自动关闭(如图6所示),液料A被阻隔在控制阀7之球体71的上方,根据吸管原理,停留在进料管51中的液料A将会被吸住,而不会掉下来,而且直到下一只瓶子开始自动注入液料A前,都不会发生漏溢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1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